● 开办社区老年大学100所
● 新增完成适老化改造10000户
● 新建一批助餐服务点
● 打造市级示范老年食堂100个
● 打造10个特色婚姻登记场所或户外颁证基地
……
1月29日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
会上消息
2023年
全市民政系统完成“川渝通办”3.5万余件
用“民政温度”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 养老方面,打造“中心带站”联合体216个,建成老年食堂等助餐服务设施1255个,社会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达6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渝童守护方面,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乡村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城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措施,1.2万余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有效保障。
● 地名方面,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
● 慈善方面,全市慈善组织接受捐赠21.2亿元,设立社区慈善基金470支,帮助解决群众“小急难”问题7000余个。
民主村老年食堂。吴汪洋 摄
2024年
市民政局将推进八项行动
做好六件民生实事
快一起来看看
有哪些是你期盼的?
划重点:推进“八项行动”
01 推进精准保障行动
重点抓好分层分类救助、提质增效救助、数字赋能救助、物质+服务救助、慈善+救助、党建+救助“六大救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02 推进渝悦养老行动
实施基本养老覆盖、服务体系优化、养老服务惠民、数字养老建设、养老消费繁荣、老龄工作提升“六大计划”,抓实养老服务促消费,培育壮大10家龙头企业,打造100个农村示范互助养老点,开办社区老年大学100所,努力让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
03 推进渝童守护行动
召开全市城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会议,出台加强城乡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持续抓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家庭监护能力建设、儿童福利能力建设等4项重点任务,确保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04 推进渝社有为行动
严格落实“六同步、三纳入、一共享”工作机制,部署实施能力提升“五个一”活动,持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十个一”专项行动,更好发挥改善行业管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作用。
05 推进乡村著名行动
实施乡村地名馆建设等“六个一批”乡村地名服务项目,持续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深化地名“一网通办”等地名信息服务,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高质量研究制定行政区划总体规划思路,加强乡镇勘界、平安边界创建。
06 推进善满山城行动
大力推进法治慈善、阳光慈善、社区慈善、数字慈善、惠民慈善、融合慈善“六大慈善”,实现中心城区80%以上的街道、其他区县35%以上的街道设有社区慈善基金和打造社区慈善服务场景。
07 推进精康融合行动
加快构建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新打造500个“渝康家园”,实现全市80%的街道、60%的城市社区和30%的乡镇开展精康服务。
08 推进逝有所安行动
落实殡葬改革行动方案,出台殡葬设施专项规划,启动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调整,推广林地墓地复合利用,开展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等试点,更好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
光大百龄帮·龙山老年养护中心,护理人员帮助老人用午餐。(资料图) 梅耀 摄\视觉重庆
划重点:办好“六件实事”
01 办好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实事
启动2个区县火化殡仪馆、3个城市公益性安葬(放)设施、30个农村公益性示范安葬(放)设施建设。
02 办好“童心相伴”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实事
对全市城乡留守儿童及监护人全覆盖开展心理团辅,并根据需要开展个案服务。
03 办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事
新增完成适老化改造10000户。
04 办好散居特困人员“解需暖心”实事
确保100%签订落实照料护理服务协议,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链接社会资源力量等,为散居特困人员提供针对性帮扶服务。
05 办好老年助餐服务实事
坚持以示范点建设带动城乡服务有效覆盖,新建一批助餐服务点,打造市级示范老年食堂100个。
06 办好打造特色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实事
探索“婚登+”服务,打造10个特色婚姻登记场所或户外颁证基地,成为公共服务“新地标”,助力婚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