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新重庆·老地名丨邮亭铺
日期:2024-02-08
字 号:

邮亭铺

邮亭铺位于大足区东南部的邮亭镇,西接四川隆昌市,东邻永川区,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成渝高铁穿境而过,曾是重庆城前往大足石刻的必经之路。据嘉庆《四川通志》记载,“邮亭铺,在州东八十里……在县之南鄙,当锦江、渝州上下之冲”。

邮亭铺曾是明清时期成渝古驿道上的一个重要站点。成渝古驿道源于蜀汉,盛于明清,因在省府成都之东,故名“东大道”或“东大路”。在古代驿传体系中,大的站点称“驿”,小的站点称“铺”。

在整个东大路路线中,邮亭铺属永川境内的东皋驿管辖。古时商贾贩夫从璧山马坊桥出发西行,经界碑铺进入东皋驿,再从永川西外街出城,经双石铺、耗子铺、牛尾铺等地后,进入大足邮亭铺。

作为东大路上一个重要的站点,邮亭铺一直十分繁荣,铺内设有旅栈,旅栈前有一凉亭。古时由成都经荣昌送来的邮件,重庆经永川送来的邮件,大足送往成都、重庆的邮件,都交到旅栈的凉亭,由旅栈老板代为收发,县衙邮差每月按收发邮件的多少支付工钱。时间一长,凉亭就被人们叫成了“邮亭”,所在的这条小街就被称为了“邮亭铺”。

明清时期的邮亭铺还兼具重要的官方接待功能,在驿路运输系统中,它是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也是百姓往来和物资交流的枢纽。

因有了商机,商人们便在这里修建街房,开设食店、旅栈、茶馆、酒家、日杂货等多种店铺。商人的骡马队成群结队,晚上客栈、驿馆几近全满。铺中设有古戏台,为过往商客休闲娱乐解闷,称得上夜夜歌舞升平。

到了晚清至民国年间,四川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一些百姓为了生存只好落草为寇,包括邮亭铺在内的永川等地的山上都有不少“棒老二”(土匪),他们聚山而居,伺机抢劫来往客商,东大路成为了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一条商道。

1916年5月,年仅17岁、在重庆求精中学读书的张大千准备与同学一起结伴回家。由于大家的家乡都在东大路沿线,来自内江的张大千决定和同学一道,沿东大路走路回家。当他们走到大足邮亭铺时,就遭遇了麻烦。

张大千一行来到邮亭老街上的一个教堂,计划在此留宿。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到达邮亭之前,当地的民兵团打死了两个土匪,当地人害怕土匪报复,人人自危,根本不敢收留外地人。

张大千等人只能通过翻墙的方式进入教堂留宿。谁知刚躺下没多久,邮亭老街上就响起了枪声。一行人赶紧起来逃命,但没跑多远就被土匪抓住了。张大千被抓后开始还十分害怕,后来就平静了下来。面对土匪的逼问,他一口咬定自己家里是开杂货铺的,没有多少钱。

土匪胁迫张大千给家人写信,让家里准备赎金。土匪头子见张大千的字写得很好,竟然让他当起了“师爷”。就这样,张大千为土匪足足当了一百天的“师爷”,在这一百天里,张大千被土匪挟持着辗转永川新店、来苏等地。他利用这段时间不仅自学了诗歌,还通过自己有限的权力,让一些无辜的民众免受折磨。

1916年9月10日,被绑架的张大千成功获救,顺利回到内江老家。后来张大千成为国画名家,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录了这段与邮亭铺不得不说的往事。

今天的邮亭铺老街位于一座小山丘之上,残存仅两百余米。老街路面宽约两米,街上残留的房屋大多是典型的川东式穿斗房,多数已经残破不堪。相较邮亭铺过往的辉煌,今天的邮亭铺反倒以一道美食“邮亭鲫鱼”声名远扬,凡是走成渝公路,或是经邮亭铺前往大足石刻的人路过此地,都要停下来大快朵颐一番才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