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新重庆·老地名丨合川区——巴国故都的文脉书香
日期:2024-04-16
字 号:

简介

合川区,是重庆六大卫星城市之一,是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合川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东南邻渝北区、北碚区,南接璧山区,西连铜梁区、潼南区,北接四川省蓬溪县、武胜县、岳池县,东北连四川省华蓥市,面积2344平方千米,人口124.53万。

合川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建置已有2300多年,历史上为州郡治所,曾为巴国别都。合川的理学文化、廉政文化、龙舟文化久负盛名,孕育了史学家、实业家张森楷与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卢作孚,唐朝名相张柬之、理学鼻祖周敦颐、一代廉吏于成龙曾在合川为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无产阶级革命家赵君陶曾在合川创业。钓鱼城遗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涞滩古镇是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禅宗古镇,拥有全国最大的禅宗石刻摩崖造像群。合川特产“合川桃片”闻名全国。

地名由来

合川区,因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交汇而得名。西魏恭帝三年(556),更名为合州。1913年3月,合州改名合川县。此后以“合川”为名,至今不变。

合川历史上最早的名称为“褺(音叠)江”。清代经学及文字音韵训诂学家段玉裁注云:“褺江县在今四川重庆府合州,嘉陵江、涪江、渠江会于此入大江。水如衣之重复然,故以褺江名县。”但因传写之误,“褺江”被写作“垫江”,后世历代史籍也皆以垫江为合州的古称,致使后来之人只知“垫江”而不知“褺江”。

地名趣谈

合川为三川交汇之处,曾为古巴国之国都。

在合川钓鱼城下的学士山上有一座八角亭,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曾经在此开馆授学、著书立说,写下《养心亭记》等名篇。而山顶就是大名鼎鼎的钓鱼城古堡,合川人民在余玠的领导下,抗击蒙(元)军,独钓中原。

钓鱼城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的不平凡。《舆地纪胜》云:合川县钓鱼山上有座双墓。《图经》称:“巴王、濮王曾会盟于此,酒酣击剑相杀,并墓而葬。”所谓“会盟”,便是双方首领谈判,谁知道双方首领都不肯妥协,谈判破裂后而“酒酣击剑相杀”,喋血当场。据传巴、濮二王因在山上会盟互刺而死,天帝怒其血秽染胜地,罚二王于坟底悔过。凡二王悔过祈告天帝时,则以烟雾为信号,天帝得报后即命雨伯施水冲洗山上血污,以赎二王之罪。文人将钓鱼山的地形环境与神话结合,命名该处为“鱼城烟雨”,是合川八景之一。传说总归是传说,但是合川城区下雨前,钓鱼城必出现征兆,就是双王坟下会喷出雾气,似鱼嘴在吐烟雾,由小到大,随后笼罩全山,接着雨就落下来。

合川北城蟠龙山上,草木树林茂密,自然生长,此地为被评为合川八景之一的“瑞映清风”。

三川依旧流淌,合川平地高楼,历史的印记似乎正以另外一种形式融入这片土地之中。


周敦颐和养心亭

在合川钓鱼城下的学士山上,有一座八角亭。据明清《合州志》记载,八角亭始建于北宋嘉祐元年(1056),是合川名士张宗范的私家亭园,后张宗范将其拿来作讲学之用,时任合州通判周敦颐亲自为该亭题名为“养心亭”。

周敦颐利用儒家传统学说,吸收佛、道思想,创立理学一派。周敦颐在此讲学,对宋代四川理学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理学在巴渝大地得以广泛流传。他的学生程颢、程颐得其教诲,开程朱理学之源。

嘉定十四年,即1221年,合州学士山养心亭遗址出土了周敦颐所作的《养心亭记》石碑。魏了翁知道了这件事,立即上疏朝廷,请求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加封谥号,促使理学成为“正学之宗”。后此地建立了祭祀周敦颐的祠堂,并在原养心亭的遗址上建养心堂,作教学之用。

哲宗绍圣四年,即1097年,程颐被贬逐涪州,他在涪陵住了两年多,完成了《伊川易传》,与长寿人谯定等共创白岩书院。谯定授学于蜀人张浚、冯时行、张行成及闽人胡宪、刘勉之等人,而胡宪、刘勉之又传朱熹。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的第一高徒即为铜梁人度正,度正再传黄西甫、阳枋等人,阳枋也为铜梁人。理学在合川的开端和发展由周敦颐起,程颐和魏了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朱熹和陆九渊学派的关系以及宋代理学向明代心学的转变。为中国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魏了翁出使川东时,在合州建濂溪祠纪念他。明成化年间,合州知州唐珣在旧址上重建八角亭,并在亭内墙壁上彩绘周敦颐画像供奉。此处后改建为濂溪书院,再改为合宗书院,是现在合川一中的前身。

周敦颐在《养心亭记》一文中写道:修养心性不仅是节制欲望,而且要没有贪欲。能真正没有贪欲,就能立真诚、明事理。有真诚的本性,就能成为贤人。明事理,就能达到圣人的境界。所以,圣贤不是天生的,必定要努力修养心性才能达到。

一座养心亭,屹立千年,是一次心灵的涤荡,一场精神的畅游。钓鱼城下,学士山上,周敦颐的养心亭飞檐翘角,濂溪书院文脉永存。文化的传承当跨越地理和时空限制,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钓鱼城

钓鱼城在嘉陵江北岸,传说有一巨神在这儿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城自然也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让钓鱼城闻名于世的是它在世界战争史上创造的奇迹。

宋理宗淳祐二年,即公元1242年,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积极准备抵御蒙古军南侵。冉琎、冉璞兄弟献计余玠,主张“徙合州城”。他们分析:“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余玠采纳了冉氏兄弟计策。密奏朝廷,任冉琎为承事郎,代理合州知州;冉璞为承务郎,当理合州通判。

钓鱼城之战又称合州之战。1258年,蒙古侵略大军进逼四川,蒙哥派南宋降人前去招降,王坚严词拒绝并杀了使者。蒙哥遂决心用武力征服钓鱼城。次年正月,即1259年,蒙哥分兵进攻合州、忠县、涪陵,断绝下游宋军的增援,使钓鱼城完全孤立无援。但是,蒙军连续攻打钓鱼城及其周围的营寨却都被击退。四月,蒙军绕道西北攻外城,虽然曾一度登上城头,但仍被击退,蒙军前锋主帅汪德臣受伤而死。七月,蒙哥在督师攻城时负伤,蒙古大军被迫撤退,最后蒙哥死于北碚温泉寺。此后数十年里蒙古军队与坚守钓鱼城的宋军还有过多次战斗,但是都没有攻克钓鱼城。直到南宋灭亡后,忽必烈建立元朝,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守将王立这才弃城投降。

1235年宋蒙战争全面爆发,1236年阳平关之战后,整个四川地区几近沦陷。1242年余玠入蜀主政,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的战争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而长达36年的钓鱼城守卫之战,更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陈毅元帅曾有一首诗:“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钓鱼城为什么能坚守这么长的时间?除了钓鱼城有利的地形、军民齐心协力之外,传说还和当地的一道美食有关,那就是合川肉片。合川三面临水,空气湿润,食物容易发霉,不容易储存。守城的军民将肉片腌制、切片,裹以米浆面粉,放入油锅里炸成金色,于是一种营养、方便的军粮就做成了。合川肉片便于携带,随时可食用,因此成为守城军民的应急粮食之一。


涞滩古镇和二佛寺

涞滩古镇位于合川城区东北28千米处,在渠江西岸的鹫峰山上,三面悬崖峭壁,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涞滩场建于北宋乾德三年,即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涞滩镇位于鹫峰山上,山下是秀丽的渠江。渠江古时候叫涞水,而此地江段有巨型石滩绵延江中,得名“涞滩”。水运时期,渠江是古代川东北通往成渝地区的交通要道,唐代以来,涞滩恃渠江水运之利和滩头之险,成为往来客商的歇脚处和物资转运站,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江边集市,成为著名的“水码头”。

涞滩古镇四座城门呈“十”字对称,周围寨墙全部由半米多长的条石砌成,形成了环绕着整个古寨的防御设施,直至今天依然坚固,这是川东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防御设施。如今古镇内依旧保存着旧时面貌,狭窄弯曲的石街小巷和400多间民居也基本保持了明清时代的原始风貌,古朴而典雅。

涞滩古镇分上场与下场,上场坐落在雄视渠江的鹫峰山上,山上有一座寺庙,原名鹫峰禅寺,就是后来的二佛寺。

二佛寺始建于唐代,依崖而筑,建构奇妙。寺内有释家说法道场摩崖造像1700余尊,气势庄严辉煌,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禅宗石刻造像群。至于二佛寺因何得名,明正德十三年《重建鹫峰禅寺记》碑文说明了原因。当时四川有大佛三个,涞滩镇鹫峰禅寺大佛算第二大的佛,因此命名二佛寺。至于当时谁是第一大佛,应该是今天的乐山大佛。

二佛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经过人文的渲染,它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公元881年,黄巢农民军占领长安,僖宗李儇逃到成都避难。僖宗为消弭兵灾,求助于神灵,特授孙樵上柱国勋级,赐绯鱼袋,于合州涞滩鹫峰禅寺求福。孙樵是唐宣宗大中九年进士,官中书舍人。孙樵办完皇帝交代的任务后,被合川的景致吸引,前往龙多山,“泊车而休,登降信宿”,在合州及赤水县地方官员的陪同下,饱览三日,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龙多山录》。


龙多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可能就是对龙多山最好的注释。龙多山,原名紫薇山,唐朝武则天称帝时曾敕令山僧建“放生池”,更山名为龙多山。唐玄宗时,山僧曾“奉旨醮祭”。龙多山曾是古代巴国与蜀国的界山,现在是潼南和合川的界山,山下有旧赤水县遗址,山上佛教、道教并存。

对于龙多山,古时文人墨客多有著文,其中孙樵的《龙多山录》、李稽的《集圣院记》、冯时行的《龙多山鹫台院记》、刘望之的《龙多山》七言诗,是最重要的篇章。

龙多山有许多传说。相传西晋永嘉三年,即公元309年,有广汉仙人冯盖罗在龙多山上炼丹,一日全家17人从龙多山飞仙石飞升仙去,从此龙多山闻名于世。

龙多山最精华最珍贵的是千余年以来所留下的古石刻艺术。龙多山上的石刻碑记主要集中于东崖一带,时人称之为“碑林”。

龙多山有记录的最早的石刻作品刻于东晋时期,但是痕迹现在已不可寻,现存的石刻多数为唐宋明清的遗存。

龙多山摩崖造像现存76龛,造像1742座。其中千佛龛最引人注目,但因风化和人为破坏,多数残损不全。唐代凿造的“十佛龛”和“弥勒佛龛”为珍品。

现在龙多山最热闹的活动是农历三月三的庙会,合川、潼南等周边几万信众都来参加,焚香祈祷,在这几日里,龙多山人山人海、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