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溪
石柱溪这个地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石柱县,实则二者之间并无任何关联。又有人说石柱溪的得名缘于溪边曾有两座石柱,是古代先人用以治水的“锁龙柱”。
事实上,石柱溪就在酉阳城南不远处,那里从古至今没有立过石柱,也没有过锁龙治水的历史。
据专家考证,石柱溪得名于土家语。在土家语中,“石”是野兽的意思,“柱”是出来的意思,“溪”意指某一个地方。将三个字连起来翻译,“石柱溪”指的就是野兽出没的地方。从这个地名可以得知,从前的石柱溪生态原始、人迹罕至、野兽众多,并不是一个人类宜居之处。
石柱溪作为一个古地名,与“酉阳内外八景”有些关联。在酉阳外八景中有一景名为“五溪明月”,指的就是石柱溪附近五安桥处的景点。
五溪明月典出自诗仙李白的七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中的五溪,指的是今湖南省怀化市境内沅水的五条重要支流。分别为巫水(雄溪)、渠水(满溪)、酉水(酉溪)、㵲水(潕溪)、辰水(辰溪),古称“武陵五溪”。
其中的酉水为沅江最大支流,发源于湖北宣恩县酉源山,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宣恩县和来凤县,于百福司进入重庆市,再经重庆酉阳县酉酬镇至秀山县石堤镇入湖南,至沅陵注入沅水,全长477千米。
在酉阳境内的酉阳河上,有酉阳内外八景中的四景,景区几乎将酉水河支流“一网打尽”。取诗仙绝句中的五溪明月之典,又取武陵山之源,酉阳外八景中便也有了五溪明月一说。
而酉阳的五溪,指的是泉孔河、白鹿河、西山沟、龙洞沟和石柱溪。
发源于桃花源景区的溪花溪向南汇入泉孔河,河水向南而下,汇集了东北来的白鹿河,西来的西山沟、龙洞沟,在城南红军广场附近与石柱溪相遇。
随后溪流变大,河水变缓,直至红军广场的位置,安安静静形成整条河段上难得一见的大水潭。河水在这里慢慢汇聚,静静地渗入暗河,潜行汇入其他江流。
深潭造就了平静如镜的潭面,每当夜晚明月升起,平静的潭面倒映着月光,便形成了五溪明月美景。
如今,五溪明月早已经不复存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让城市道路与建筑在地下河流上平地而起。红军广场成为了酉阳城区重要的休闲娱乐广场,曾经的深潭只能在武鞍一桥、二桥附近寻得一丝踪迹。
而事实上,所谓“武鞍”,也是后人在口口相传中导致的讹误,在这五溪汇流之处,原本应是“五安”之意——代表着五条奔腾的溪流在这里安宁下来,最终汇入酉阳河。
今天的石柱溪紧邻酉阳城南的客运中心,昔日的古景慢慢消逝在城市的发展中,只余石柱溪的地名提醒着后人,这里曾有过昔日的一道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