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婚姻幸福的秘诀在哪里?重庆“家和计划”给你一把“金钥匙”
日期:2024-07-04
字 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

近年来

市民政局聚焦婚姻家庭突出问题

实施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家和计划”

围绕促进幸福婚姻家庭养成

加强和谐婚姻家庭建设

推进文明婚俗新风形成等目标

积极探索婚姻家庭辅导

家风家教、婚俗改革等方面的

服务举措和路径

累计为100余万人次提供

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有效提升了当事人经营婚姻家庭的能力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服务阵地“全覆盖”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围绕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根据当地民族风俗、文化旅游、婚俗礼仪、群众年龄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开展系列特色服务。

01 明确具体政策措施

市民政局等12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出台《关于印发支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政策措施清单的通知》,部署开展“家和计划”;制定《“家和计划”管理规范》标准、《重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指南》,推动项目规范实施。

02 给予资金全面支持

市级福彩公益金每年安排资金用于“家和计划”项目,通过社会工作项目运作的形式实施;区(县)民政局以配套项目资金的形式给予资金补充支持。

03 扩充专业服务队伍

从市级、区(县)级、社区等层面,分别引入高校社会工作领域教授、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专业人员,构建起一支1万余人的专业服务队伍,孵化培育从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社会工作组织43家。


服务过程“全周期”

铺好为民服务“幸福路”

立足婚前、新婚、婚姻瓶颈期、婚姻破裂期等多个阶段,开展全周期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解决群众婚姻家庭“操心事”。  

01 针对未婚人群开展婚恋教育

与市内高校、企事业单位联动,围绕“甜蜜123”主题,即参加一次婚恋交友、二次婚恋课堂、三次婚恋成长工作坊,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帮助4500余名青年解决婚恋问题。

02 针对新婚人群开展新婚辅导

立足婚姻登记处,推出幸福有“渝”新婚服务,通过“幸福邮局”“幸福约定”“幸福测评”定制化服务,“欢喜学习课堂”“欢喜主题颁证”“欢喜成长小组”常规化服务,指导新婚夫妻和谐共处,帮助7万余名新人提升家庭幸福度。

03 针对已婚人群开展婚后支持

打造“333”婚后支持服务,立足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层面,从婚姻家庭辅导、家庭亲子教育、家庭文化建设三个维度,打造幸福养成、和谐引领、婚俗风尚三类示范服务,开展“美好生活、金婚相伴”婚姻工作坊、“智慧父母”家庭教育成长小组、“剪纸传情·家和义渡”非遗文化沙龙等活动,帮助10余万个家庭提升家庭经营能力,促进家庭、社区和谐。

04 针对离婚人群开展离婚疏导

针对离婚申请当事人,开展“重拾美好”离婚冷静期辅导服务,形成“离婚分类分流服务”评估机制,开展“离婚调和”“离婚安置”“离婚疏导”“个人成长”四类服务;针对重点关注人群,打造“非理性离婚介入”“‘爱在开端’哺乳期家庭三期干预”服务模式,引导帮助离婚人群妥善处理感情,已开展婚姻家庭个案辅导2.9万例,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1.8万件次。


服务手段“全方位”

打造为民服务“和谐家”


从服务平台、阵地、工具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解决群众婚姻家庭“烦心事”。

01 打造三级联动服务平台

市级搭建“重庆婚姻幸福热线”服务平台,通过“接听+公众号+面询”三个维度联动服务,为群众提供婚恋关系、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和离婚调适服务;41个区县均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全覆盖实施“家和计划”;采取区(县)带社区的方式,整合民政、文旅、基层自治组织、社工机构等多方资源,建成41个社区“家和”服务站,全面形成“市级+区县+社区”服务平台。

02 建设主题服务阵地

婚姻登记方面,重庆首个公园式主题婚姻登记处落地欢乐谷,受到群众欢迎;颁证方面,各区(县)结合当地特色,已落地绣球花海户外颁证等基地;婚俗方面,在濯水古镇建设民族婚俗改革基地,在重钢社区打造沉浸式“家和”文化体验社区等,后续还将持续打造“家和”亲子农场、“家和”家风馆、“家和”走马古镇故事会等,全面夯实婚姻家庭服务阵地。

03 开发辅导服务工具

针对未婚、新婚、离婚不同人群,开发“家谱树”婚恋交友手绘册、“新婚100件小事”卡牌、“小欢喜”婚姻家庭辅导手册、“小别离”离婚冷静期情感自助疗愈月历,同时,针对流动家庭、育儿家庭、老年人家庭等特定服务人群,开发“幸福养成”明信片、0-3岁育儿家庭“离婚冷静期”问答卡牌、“晚晴天”再婚老年夫妻法律知识指引手册等服务工具,全面提升婚姻家庭服务水平。


服务特色“全方面”

形成为民服务“样板间”

围绕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婚俗礼仪、群众年龄特点等因素,开展系列特色服务。

01 开展“金点子”评选活动

坚持“塑品牌,强服务,推示范”思路,连续两年开展“婚姻家庭服务金点子”评选活动,以评选促示范,打造出“家和”婚恋辅导进校园、“土家哥爱苗家妹”少数民族文明婚俗工作坊、合家欢“喜”新人学习成长计划等10个典型“金点子”,全面形成婚姻家庭特色服务。

02 优化特色服务模式

探索将服务扩展至婚姻困境人群、婚姻登记人群相关家庭成员以及有婚姻家庭辅导需求的社会人群,在帮助解决问题的同时,将服务前置至预防问题的产生,提供辅导、教育、成长服务,形成“预防+教育+治疗”服务模式,全面促进家庭幸福。

03 拓展服务内涵外延

探索婚姻家庭辅导与家庭建设、婚俗改革的融合路径,推出“和谐家庭”“十全十美”“合家欢喜”三大行动,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培育优秀家庭文化,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形成“向幸福出发”全周期婚姻家庭辅导、“薪火相承”家风家教服务、“家和五送”婚俗改革服务等,全面促进社会新风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