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垫江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是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重要联结点、川渝东部陆上交通枢纽。东邻丰都县、忠县,南连涪陵区、长寿区,西倚四川省大竹县、邻水县,北与梁平区接壤,面积1518平方千米,人口65.07万。
垫江县人杰地灵、文化昌达,是全国“书画之乡”和“铜管乐之乡”,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授予“千年古县”称号。域内特色民俗有偷青、舞龙、春牛舞、划旱船、送祝米等,有蛤蟆寨遗址、崖墓、荔枝古道、峰门铺石刻群、南宋驸马公主合墓、鹤游坪古寨群(涪州分州城遗址、永平寨等)、诏书阁、禹王宫、殷氏节孝坊等古迹。这里走出了明嘉靖年间吏部尚书夏邦谟、清代“铁面御史”程伯銮、清代教育家李惺、辛亥革命元老任鸿隽、中国农民党创始人董时进等历史名人。
地名由来
关于垫江的得名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出自《说文解字》:“垫,下也。”因今垫江县地处丘陵地区,溪河蜿蜒密布,故名。
第二为以水为名。“垫江”初为古水名,《辞源》:“古西汉水(今嘉陵江)下游经今重庆市合川区汇入长江一段,称垫江。”
第三为传抄讹变。“垫江”初为合川区古称。此“垫江”本写作“褺江”,因嘉陵江、涪江、渠江汇于此入大江,水如衣之重复然,故以褺江名县。后自《汉书·地理志》误“褺”为“垫”,一直沿用。
今垫江县建置始于西魏恭帝三年(556)从临江县析置垫江县。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1363),农民起义军首领明玉珍据蜀称帝,在重庆建立大夏国,复置垫江县,地名沿用至今600多年不变。
地名趣谈
垫江,一座千年古县,位于川东平行岭谷明月山脉东部,以丘陵地貌为主,中部是河谷平地。垫江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腹心地带,沪渝、沪蓉高速公路和渝万城际铁路贯通全境,1小时可达中心城区、周边区县和县内所有乡镇。
垫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境内虽然没有大河,但有桂溪河、龙溪河和回龙河分布其间,早在新石器时期县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的痕迹。垫江农耕条件优越,素有“巴国粮仓”“丝绸之乡”的美称。清末人们将成都直达万县的陆行干道称为“小川北路”,垫江正好处在“小川北路”的中路,这些便利的条件让垫江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特色,以及崇文尚德、包容乐观、积极进取的性格。峰门铺、玉皇观、报恩寺、太平寺、鹤游坪、宝鼎山、明月山、龙古滩水文石刻、石牛滩、神奇卷洞村、千佛岩与三佛沟、尹子祠等,这些饱含着自然与人文气息的名字显示了垫江独有的文化韵味。
上天对垫江是厚爱的。垫江美食石磨豆花的制作需要当地产的鹰嘴黄豆、坚硬的石磨和当地特有的盐卤水,三者缺一不可。当年儒学大师尹珍品尝石磨豆花后赞不绝口。五洞镇发现的盐卤储量全国第一,垫江正规划利用这一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中国盐浴之都”。而太平镇野生牡丹绽放了千年,至今仍静静地倾诉着时空的变迁。
鹤游坪
以前曾有民谚:“垫江的城墙丰都的街,分州的衙门涪州的官。”垫江的城墙名声在外,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鹤游坪古城堡。
地跨垫江县鹤游镇、坪山镇、白家镇、包家镇等乡镇的鹤游坪寨卡群,以其寨卡城垣的长度超过80千米,占地167平方千米的宏大规模,被誉为天下第一山寨古城堡。按城垣长度计算,法国巴黎的城垣长度为29.5千米;国内公认的最大古城是明代的南京城,其城墙总长35.267千米。鹤游坪山寨古堡实至名归。
鹤游坪山寨古城寨卡群,从南宋末年抗击元军时开始兴建,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其修建模式与国内其他地域的城堡不同,有着自己的特色。它每隔5千米建一座大卡,有36大卡;每隔2.5千米建一座小卡,有72小卡。共108道关卡,合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城垣高度在5至10米间,厚约4米。大卡是石料拱形城门,有两层门,卡上修有城楼、垛口、藏兵洞。所有卡子都建在地形险要处,大卡连小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涪州志》载:“我凭之足以弊寇,寇扼之亦足以困我。”寨卡群成为长江北岸第一屏障。
鹤游坪寨卡群中,最为壮观的是分州古城。清嘉庆七年(1802),涪州于此设州同署,行使州级行政权。农民起义军周绍涌曾攻占鹤游坪,将元帅府设于城中。分州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有衙署、城隍庙、街道等建筑,外城为平民商贾居住、活动场所以及田畴。分州城又开了四个城门:东门迎恩门、南门安寿门、西门镇西门、北门福德门,现存东门、南门、西门。
关于鹤游坪的来历,当地有这样的传说。从前有个皇帝,初定天下后,依道士之言,放出金白鹤到各地去选择吉祥之地修建新皇城,并诏告天下,凡是见到金鹤下地游玩不走的地方,当地官员必须上报朝廷。一天中午,金鹤来到今鹤游坪,落在地上不走了。朝廷收到报告后,即派大臣实地察看。路过一间民房时,大臣问一煮饭的老妇:“这里建皇城,立不立得?”老妇未听清,误认为是问煮饭的米沥不沥,连忙回答:“沥不得!沥不得!”皇帝认为老妇说的是“立不得”,是为不吉,于是不立。最终没有在此修建皇城,但故事流传开来,人们便称此地为“鹤游坪”。
太平镇的千年牡丹
中国有三大牡丹出产地:洛阳、菏泽和垫江。洛阳、菏泽的牡丹花朵大,宜于观赏;垫江的牡丹除了可以观赏外,更多的是采集药用牡丹皮。垫江太平镇一带的土壤特别适合牡丹的种植与生长,太平镇到澄溪镇这一带连片种植面积就达一万多亩。垫江的牡丹花姿美,花期长,花色多,历史悠久,公元前400多年前垫江县明月山中就生长有野生牡丹。它们自然天成,不事雕琢,由牡丹花引来了许多名人佳话。
最先到达垫江的文化名人是晋人顾恺之。在垫江太平镇公主峰脚下,有两重山峰产的牡丹花特别艳丽、茂盛,这就是有口皆碑的恺之峰。东晋顾恺之很受大司马桓温赏识,被任用为大司马参军,曾跟随桓温为官长江中游的荆州一带。顾恺之游历巴蜀时,经太平铺,在明月山中看到了牡丹花。顾恺之回到建康后,将牡丹花画在了著名的《洛神赋图卷》上。后来山民把顾恺之赏牡丹花的尖刀山叫作“恺之峰”,把山上的一种牡丹叫作“长康乐”(长康是顾恺之的字)。
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也曾游历垫江。白居易见横跨垫江的明月山中有丛牡丹花,姿态秀丽,顿时诗兴大发,在通集村十八岭处吟下千古名诗《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当年还游历过垫江不少地方,在西山白龙洞题写过“龙王洞”三字,署款“香山白居易”。清光绪《垫江县志》中的《新建龙王庙记》载有此事。
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期间,于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国去谈判,当时金朝首都是汴京(今河南开封),从成都至汴京,垫江是陆路的必经之地。范成大途经垫江明月山的峰门铺时,忧心国难,心情郁闷,写下《垫江县》这首诗歌:
青泥没髁仆频惊,黄涨平桥马不行。
旧雨云招新雨至,高田水入下田鸣。
百年心事终怀土,一日身谋且望晴。
休入忠州争米市,暝鸦同宿垫江城。
从《垫江县志》透露的信息来看,该诗大约作于8月前后,牡丹已经凋谢。如今每年太平镇举行“牡丹节”,游人如织,笑靥如花。牡丹依旧,古人知否?
峰门铺
垫江县上接巴渝之雄,下引夔巫之胜,为蜀中陆路重要节点,峰门铺正好处于四川邻水到重庆垫江的交界处。
峰门铺两峰壁立、一径中通,故称峰门。古名巾子山,明成化十四年(1478)垫江知县杨珍创立峰门铺,后也叫峰门关、峰门山。
南宋建都临安后,原以开封府为中心的全国驿道网络相应调整,四川与宋廷的邮传交通也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王象之《舆地纪胜》谈到成都与临安间的邮传:“自成都至万州,以四日二时五刻,从铺兵递传。自万州至应城县九日,应城至行在十四日,则以制司承局承传。”其中成都至万州的交通取陆路经过垫江,是历史上溯峡入蜀最便捷的“京蜀驿道”。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赴任四川制置使,在万州“至此即舍舟而徒,不两旬可至成都”,根据纪行诗中的地名,其由万州西行经过了梁山军(今梁平区)、垫江县、邻山县(今邻水县兴仁镇)、邻水县、广安军(治渠江县)、汉初县(今武胜县汉初村)、遂宁府(治小溪县)等地。
现存峰门铺的崖壁上题有多通摩崖石刻,时代历宋、明、清、民国不等,摩崖石刻群中最早的一方石刻是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刻的《潼川府路界》,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此外还有南宋时期的《建炎三年碑记》《庆元年修路记》,大明成化十四年(1478)知县杨珍重修驿站刻的《垫江创立峰门铺碑记》,清《康熙二十三年碑记》以及民国三十一年(1942)刻的《为民除害》碑等。其中明成化十四年刻的《垫江创立峰门铺碑记》,是峰门铺现保存摩崖石刻中字数最多、面积最大的一块石碑。
南宋词人李曾伯在明月山的峰门铺留下《入蜀垫江道间二首》,其中一首以“驿路交游熟,江山契分生。故人梅扑面,薄幸柳忘情”的诗句,再现了当时驿站的热闹景象。
峰门铺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今天峰门铺厚重的石头城墙静静地矗立在明月山间,明月残照,古也悠悠,今也悠悠。
宝鼎山
千年佛道教场
宝鼎山又名宝顶山、鸣凤山。位于垫江高安镇跳石与沙河乡之间,因其峰高顶尖、常有凤凰鸣叫而得名。
民国二十五年,清朝沙河乡殷姓举人的后人献送殷举人的“宝鼎”二字书法遗作一幅,被摹刻在山上寺庙大雄宝殿正面香台下的石壁上,从此改名为“宝鼎山”。
宝鼎主峰峰顶由一礅巨石构成,呈凸出的半圆形,东面是刀切斧劈似的悬崖,人称“舍身崖”。在峰顶的平台上,有一个八角亭。亭旁立有一块双面麒麟石雕,一面无鳞,一面有鳞,为一雌一雄。上有横联,一面已完全看不清,另一面能模糊认出“普贤盛景”四个字。据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考证,为北宋年间所刻。从八角亭举目远眺,东南方向的忠县、丰都、涪陵等县尽入眼帘,江河如玉带,炊烟袅袅,江山如画。
宝鼎山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冬季的雪只积于山脉的西坡,而东坡无雪,故名“断雪”,“断雪禅林”之名由此而来。
唐朝初年,李氏皇朝崇尚道教,贞观四年(630),一云游道长路过宝鼎山,远看宝鼎主峰像一仰卧着的道士,爬上山顶一看,宝鼎最高峰又像一盘腿坐着的道士,主峰两边的两个小山峰似道士的双膝。“盘腿道士”前面有一小山峰,恰似一只香炉,香炉下还有一只昂着头的石龟。道士认为此山与道家有缘,是难得的修建道观的理想之地,于是上报朝廷在宝鼎山修建了清风观。一千年后,清朝乾隆时期,道观已然凋落。湖南耒阳敖山一位姓贺的高僧(人称“大智和尚”)云游四方来到宝鼎,看到宝鼎山清风观虽然破败不堪,但此地风景优美,于是重修,改道观为佛教庙宇光相寺。
20世纪70年代初,宝鼎林场工人挖土护林时,在瞎马寨附近一个叫店子垭口的地方,出土了多件新石器时代的物件,这说明几千年前瞎马寨就有人类居住和生活,据此推测宝鼎山当时是一块“风水宝地”,极其适合人类生活繁衍。
宝鼎山香火十分兴旺,最热闹的要数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其间上山许愿、还愿、烧香拜佛的信徒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山上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据当地老人讲,从六月初开始,邻近几个县的香客便从四面八方涌向宝鼎烧香。他们敲锣打鼓,抬牲挑烛,从山下的永安、跳石、沙河邻近的几个庙起香,向宝鼎山进发,沿途香不熄,口不停,每十来个人就有一个“叫口”领头诵经。朝拜活动持续时间可达一月之久。
对于宝鼎山,诗人眼里有另外一种注释:“朝来踏露上亭楼,千里辉煌一眼收。冉冉旭阳生紫气,茫茫雾海锁瀛洲。”从诗歌的表达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宝鼎山雅致而又富有灵气的一面。
无论宝鼎山被赋予什么样的内涵,宝鼎山还是宝鼎山,它静静地注视着这片土地,看农人耕作,听诗人吟咏,时空的记忆里留下儒家、道家与佛家的痕迹,这就是最中国的生活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