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新”让助残更暖心
市民政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辅具科 张伟
今年是我加入假肢行业的第24个年头。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做假肢?”我总会和他们提起2008年参加“5·12”汶川地震假肢矫形志愿服务的场景。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众多因地震致残的人,也更加坚定了让自己技术更精、服务更优的想法。
20多年来,我和辅具科的同事们多次参与“福康工程”“天籁之音”等辅具配置公益项目,足迹遍布全市41个区县100多个乡镇,甚至远至西藏昌都。每次看到困难残疾朋友获得帮助后的喜悦和泪水,我更加真切地感悟到民政工作的意义所在。
作为一名假肢技师,学好技术、教会每一名患者使用假肢远远不够,更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这些年来,我曾帮助因双腿截肢而辍学的小孩重返校园,帮助为生计发愁的残疾青年成功就业,帮助无钱医治的贫困老人及时接受治疗……点滴相处间,我和许多残疾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还要干农活,希望假肢能做得更加轻便防水。”“孩子自尊心强,最好假肢时尚美观点......”假肢制作因人而异,服务对象年龄、性别、身体情况、生活工作环境不同,对假肢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残疾朋友的个性化需求,让他们都安上理想的假肢,我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钻研技术的同时,还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赛事,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今年5月,我获得了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假肢装配工赛项一等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刻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勇担职责使命,努力做到对工作用心、对技术精心、对服务对象暖心,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