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足区棠香街道冉家店村,有一位孩子们喜欢的“陈妈妈”。她一次次入户走访探望、一次次手把手教学、一次次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就是儿童主任陈行红,用心用情架起一座儿童与家庭之间“爱的桥梁”。
温暖呵护
抚平儿童心灵创伤
2021年,冉家店村女孩瑶瑶(化名)的遭遇触动了陈行红的心。瑶瑶的父亲因意外去世,家中仅剩二级精神残疾的母亲和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失去父亲的打击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她经常吵着要爸爸,甚至天真地叫奶奶在网上帮她买个爸爸……
了解情况后,陈行红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报告至棠香街道办事处,主动帮助瑶瑶一家办理低保、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救助和补贴,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想到瑶瑶的情况,陈行红决定当瑶瑶的“爱心妈妈”,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她。
起初,瑶瑶不愿与人交流,也拒绝参加活动。为了使她敞开心扉,陈行红将自己的孩子带上,让瑶瑶与他们一起学习玩耍,陪同瑶瑶参加学校和街道组织的亲子活动。陈行红还带瑶瑶一起爬山、旅行、参观种植基地,让瑶瑶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放松身心;每年春节,还会为瑶瑶买上一套新衣服。
在“陈妈妈”的温暖呵护下,瑶瑶的心灵创伤逐渐被抚平。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瑶瑶说:“我好喜欢陈妈妈,在我心里,她一直是我的妈妈!”
全力援助
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当我第一次见到患有孤独症的春春(化名)时,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无助。”陈行红说,春春的父亲忙于挣钱养家,母亲则因轻度智力障碍在照顾孩子上显得力不从心。这使得春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关爱和交流,逐渐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出现轻度沟通障碍。
陈行红决定全力以赴帮助这个家庭回到生活正轨。她联系专业医疗机构为春春进行评估,与这个家庭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为了让春春一家更好地融入康复环境,陈行红四处奔波,为他们在医院旁找到了一所适合的幼儿园和一间免费租住的房子,时常帮他们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这样,春春不仅上学、就医两不误,还能减少在路上的奔波之苦。
经过一年的培育和训练,母子二人的生活已经可以自理,春春还回到了村里小学随班就读,陈行红满是欣慰。
尽职尽责
筑牢儿童成长防线
不只是春春和瑶瑶,作为冉家店村妇联主席及儿童主任,陈行红关心呵护的孩子还有很多。从多次入户探访,到电话询问、微信联系等方式相结合,陈行红全面掌握着冉家店村儿童的生活现状、学习情况、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情况等信息,形成细致的儿童档案,对儿童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保障儿童权益最大化,更好地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服务,陈行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六一和春节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赠送衣物、书籍、书包等用品;带领困境儿童参加心理团辅活动、参观科技馆;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督促20名留守儿童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确保监护人有效落实对儿童的监护职责……
“作为一名最普通的基层儿童工作者,我们关爱帮助的,既是一个个家庭,更是孩子的未来。”陈行红坦言,看到孩子们的改变,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未来将继续肩负着儿童服务的重任,尽心尽力做好儿童健康成长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