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新重庆·老地名丨云阳——张桓侯庙
日期:2024-10-09
字 号:

张桓侯庙

张桓侯庙,又叫张飞庙,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张桓侯庙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建成庙宇面积1400平方米,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因三峡工程蓄水,今天的张飞庙作为库区唯一一个远距离整体搬迁的文物单位,溯江而上32千米,从原云阳老县城对岸的飞凤山搬迁至盘石街道龙安社区狮子岩。迁建后的张飞庙与云阳新县城隔江相望。

由于紧邻长江,张飞庙在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的特大洪水中几乎彻底损毁,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到光绪年间陆续补建而成。

为什么云阳会有一座张飞庙呢?相传张飞在阆中被部将范强、张达暗害,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行至云阳,听说吴蜀讲和,便将其首级抛弃江中,后张飞头颅被一渔翁打捞上岸。云阳人民感念张飞大义大勇,将其埋葬于飞凤山麓,立庙纪念,故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之说。

云阳人民还在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八张飞生辰日举办祭祀活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这一活动已成了固定的节日。云阳全县曾有大大小小十四座张飞庙,人们把张飞神话成张王菩萨,认为张飞的神灵会保佑过往船只,送顺风15里,后来人们便在张飞庙里建了助风阁。即便是现在,每年农历大年初一和八月二十八张飞生日,所有经过张飞庙的船只,包括最豪华的游轮都要鸣笛致敬。

张飞庙的庙门和一般建筑不同,它的入口不在正面,而是开在侧面,并且是斜错开的。因为张飞对汉室忠心耿耿,人们就将他的庙门正对着成都方向,而不是依照当时的山水地形而设。张飞庙大门前有一副彭聚星所书的六十八字对联,上联:卅里风,舟船助顺,直与造化争权,况淑气东来,定能焕刁斗文章,落花随水留樯燕。下联:万人敌,召虎侔踪,自是忠忱扶汉,从惠陵西眺,得无念故宫禾黍,望帝有心托杜鹃。横联:山水有灵。

张飞庙依山坐岩临江,沿着江边一字排开,山水园林与庙祠建筑浑然一体,相互衬托。庙外有石桥涧流、临溪茅亭,秀美清幽。庙内结义楼、书画廊、助风阁、望云轩、杜鹃亭、听涛亭等古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独具一格,既有北方建筑庄严的气度,又有南方建筑俊秀的雅韵,因此张飞庙素有“巴蜀胜境”的美称。

张飞庙前临江石壁上有清末才子彭聚星书写的“江上风清”四个大字,字体雄劲秀逸,行船远远便可看见。张飞庙内珍藏有汉唐以来的大量诗文、碑刻、书画及其他文物数百件,多为稀世珍品,如黄庭坚书《幽兰赋》、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岳飞书前后《出师表》、颜真卿书《争座位帖》等,年代从南北朝到近代,作者从黄庭坚、苏轼、颜真卿、岳飞、朱熹、董其昌、王守仁、郑板桥、刘墉、翁同龢到闲僧乡绅,因而有“张祠金石,甲于蜀东”的说法,也正是这些艺术珍品成就了张飞庙“文藻胜地”的地位。

张飞庙后的杜鹃亭是为纪念唐代诗人杜甫在此客居而建,从而使桓侯庙成为难得的文武合一庙。新张飞庙还建了一个两千多平方米的博物馆,陈列云阳县境内出土的地下文物,包括从举世闻名的李家坝巴人遗址中发掘出来的文物。

在人们的眼中,张飞是一员勇猛的战将,实际上他还能写诗、会画画,也是一位不错的书法家。曹学佺在他的《蜀中名胜记》第二十八卷中记载,顺庆府渠县(渠县即三国时的宕渠县)有一个八蒙山,山下有一石,石上题有张飞书写的“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两行隶书大字。《三国志集注》也认为这句话是张飞亲笔题写的。今陕西岐山县博物馆就收藏有一幅张飞“立马铭”手书碑石原拓,碑刻共二十二个文字,用笔饱满遒劲,气势凝重,充分显示了张飞的个性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