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收纳赋能”点亮特殊群体生活希望
日期:2025-08-18
字 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用床单、衣架、收纳盒当“道具”,开设了“内务小能手”实践课。就是这堂看似普通的整理课,正帮残疾服务对象把“乱糟糟的日子”理出秩序,更理出了藏在细节里的尊严与自信。


从“褶皱生活”到“满分空间”:

一场积分制的“收纳逆袭”

为了让残疾服务对象学会用双手打理自己的小世界,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专门设计“内务小能手”培训。由区域组长、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组成“评审团”,每天对床铺、桌面、柜子、卫生清洁、物品摆放等细节进行“严打分”——被子有没有叠出“豆腐块”棱角?衣服是否按季节分类?桌面是否干净无杂物?

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更有“积分激励”添动力,每天评两名“收纳王者”,发流动红旗、积1颗星星,月底凭星星数量换专属奖励。看似只是叠被子、理衣柜,实则是把收纳知识揉进日常,残疾服务对象的日子从“皱巴巴”到“齐刷刷”,改变就在指尖的重复里。

67岁老张:

从“无聊大叔”到“收纳达人”的蜕变

67岁的老张患有精神疾病,在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生活了22年,曾觉得日子“像白开水一样寡淡”。直到加入“内务课”后,他的生活有了新的目标,每天清晨,他像一位精密工程师:抖床单要“三线对齐”,衣服叠出“豆腐块”棱角,连衣柜缝隙都塞得井井有条。

曾经皱成一团的衣服变平整了,房间里的异味也没了;更让他暖心的是,护理员夸他照顾的两位癫痫患者小兵和小夏“越来越精神”时,老张笑着红了眼:“原来我的双手,也能让别人的生活发光!”

74岁老李:

从“躺平大爷”到“收纳明星”的逆袭

患有精神分裂的老李,曾是典型的“三点一线躺平族”——电视、吃饭、吃药,口头禅永远是“哎,又混了一天”。但课程启动后,工作人员的一句话点燃了他的斗志:“老李,去试试!积分换奖励,红旗威风得很哦!”他半信半疑加入,可第一次拿到小红旗时,眼里突然迸出久违的光。

现在的老李,成了福利院的“收纳明星”:物品按颜色分区放,毛巾叠成“小天鹅”,连垃圾桶都擦得锃亮。有人来参观,他立刻挺直腰板当“导游”,骄傲地指着衣柜:“看!这是我设计的‘黄金收纳区’!” 笑容,成了他最显眼的“新名片”。

其实,整理从不是“完成任务”那么简单——对老张来说,叠出整齐的被子,是确认“我能照顾别人”的能力;对老李来说,理好整洁的柜子,是触摸“我被需要”的价值。那些曾经迷茫的眼神,如今盛满了“能掌控生活”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