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手工室里,稚嫩小手与布满皱纹的手共捏扭扭棒,缤纷花束在笑声中绽放;连廊下,“小指挥”踮脚领舞,爷爷奶奶跟着手势摆动,时光变得轻盈默契;数学小课堂上,“小老师”蹲在“老学生”身边解趣味题,对视的笑眼里闪着智慧火花……
这个暑假,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朝阳伴”志愿服务队格外亮眼。这群由院内7至12岁职工子女组成的小志愿者队伍,正如队名寓意——像清晨朝阳般陪伴休养长者,收集夏日里最暖的笑容与回忆。
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深谙休养长者对精神陪伴与代际交流的深切渴望。如何让日常服务常做常新?如何能惠及更多长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长者需求为核心,创新设计暑期活动,让服务既新鲜又贴心:
内容创新,打破传统单向服务:设计出“老少同台”的互动式活动,从共同创作扭扭棒花束、粘土手工,到合作完成手势舞、趣味知识挑战,再到其乐融融的“你比我猜”“象棋对弈”等益智游戏。
角色创新,让孩子当“主角”:经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变身小助手、小老师,在“教与学”中攒起责任心与自信心。
情感创新,催生“无血缘祖孙情”:血缘之外的祖孙情谊在此自然生长,每一次成功的协作、每一句鼓励的话语、每一个会心的微笑,都成为疗愈心灵的独特养分。
“这些娃娃们一来啊,楼道里都亮堂了!”一位常参与活动的老人感慨,“看着他们认真准备节目、在台上唱歌跳舞的样子,心里就欢喜,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就盼着他们每周来!”“我学会了做黏土版海底世界,回家要给妈妈看!”一位小志愿者兴奋地展示成果。
“把职工子女暑期实践和为老服务结合,是双向奔赴的温暖。”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活动负责人说,“孩子收获成长,长者重拾快乐——这正是我院‘4+1’全人照顾模式下,人文关怀的生动实践。”
八月蝉鸣渐弱,小志愿者的暑期服务暂告一段落,但“朝阳伴晚晴”的故事已在人心底埋下种子。未来,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会继续倾听长者心声,让每一次陪伴,都成为点亮养老生活的美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