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政动态/市级动态
做甜点、摘鲜果!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把“甜蜜康复课”搬进病房
日期:2025-08-21
字 号:

渝州八月,骄阳似火。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康复科里,一场专为青少年儿童心理科、睡眠心身医学中心患者设计的康复活动正热闹开展。不用踏出医院,大家亲手做甜点、摘鲜果,在满是生活气息的互动里,融入“去病房化”的温馨康复时光 。 烘焙的甜香与鲜果的清香交织,悄悄传递着治疗的温度。

作为生活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烘焙能帮精神障碍与心理疾病患者重建社会认知、缓解焦虑抑郁,还能搭建安全的社交平台。患者们沉浸式体验桃酥制作:从称量面粉、黄油,到捏出喜欢的造型,再到清洁用具、整理台面,每一步都有条不紊。

“搅拌食材时总不均匀,治疗师和病友主动来帮我,这份善意让我想试着交朋友了。” 患者小杨(化名)说。患者小王(化名)则捧着刚出炉的桃酥笑:“没想到这么简单!香味飘出来时,我都忘了是在医院,治疗师还让我回家做给家人吃。” 金黄的桃酥咬一口酥脆掉渣,甜香不腻,大家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赞不绝口。康复科园艺坊的无花果树下,酱紫色的果子挂满枝头,果皮薄软,一掐就渗蜜汁。采摘前,康复治疗师耐心教大家辨成熟果实、学采摘技巧,等亲手摘下饱满的果子,一起分享清甜果肉,成了活动里最治愈的画面。

患者展示丰收的无花果

“第一次见无花果树!看着青果紫果挂在枝头,新枝还在拼命冒芽,我也要像它一样蓬勃生长。” 患者小刘(化名)摸着树干感慨。患者小张(化名)则沉浸在果香里:“一口咬下去绵密又甜,心里的烦躁一下子就没了。” 

康复治疗师介绍,此类园艺活动通过引导患者接触植物、亲手实践,能有效提供多重感官刺激(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是促进其身心康复的良好途径。 

此次烘焙与采摘活动,正是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多元化康复治疗体系的一个缩影。目前,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系统开展着包括光照治疗、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CCRT)、音乐治疗、艺术治疗、文体训练、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等在内的多种康复项目。这些项目协同发力,不仅加速患者的疾病恢复进程,更助力他们获得生活技能,为顺利回归家庭角色、成功重返社会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