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全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全市区县全面推行城区殡仪服务中心的建议》(第0228号)收悉。经与市公安局和市城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文明治丧管理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殡葬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精神,坚持殡葬改革方针,不断加大丧俗改革力度,持续深入宣传殡葬新理念,推广治丧新礼仪,开展对乱搭灵棚、治丧扰民等不文明行为的治理,全市城区平均集中治丧率达30%。
(一)紧抓创制,出台实施相关政策。根据《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重庆市殡葬事务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城镇文明治丧示范区治丧设施布局规划方案》,我们加强了文明治丧示范区丧事活动管理,努力改变城镇治丧设施滞后的状况。2013年,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印发后,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制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党员、干部要带头文明治丧,简办丧事,要在殡仪馆、殡仪服务站或指定场所集中办理丧事活动。《重庆市殡葬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以殡仪馆为依托,以城区殡仪服务站为补充,完善集中治丧设施。目前,主城区有火葬殡仪馆8个、殡仪服务站21个,已经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二)加大投入,逐步健全治丧设施。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制定和完善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殡葬改革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地加大投入,加快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为殡葬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十二五”期间,构建以殡仪馆、殡仪服务站、公墓为主的基本殡葬服务体系,新建及改迁建殡仪馆18个,新建殡仪服务站13个,“十二五”末,全市火化率达到45%。目前,全市共有火葬殡仪馆34个、土葬殡仪馆4个、殡仪服务站58个。
(三)规范殡葬收费行为,提高殡葬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做好殡葬服务机构收费管理工作。会同市物价局,相继出台《重庆市殡葬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重庆市殡葬服务机构守灵治丧厅租用收费指导标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服务收费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二是建立重庆市殡葬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了重庆市“96000”殡葬服务热线,对方便群众治丧、规范殡葬行业秩序、遏制殡葬中介乱收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殡葬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96000”热线选择合法的治丧服务单位,既享受到首次遗体接运费减免优惠,又维护了自身合法的丧葬权益。三是加强监管。各级民政部门广泛开展文明治丧宣传,倡导移风易俗、文明治丧。认真受理群众的投诉、咨询。对群众投诉的乱搭灵棚治丧扰民的问题,督促辖区民政部门会同镇街按照职责依法劝阻,注重宣传引导。
但另一方面,由于法规滞后,“一条龙”管理欠规范、区县城区没有足够的集中办理丧事的场所,布局不合理、执法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正如您在建议中指出那样,城区乱搭灵棚,噪声扰民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二、下一步文明治丧管理措施
(一)落实完善规划,加快殡葬服务站建设。殡仪服务站是城市居民集中治丧、文明治丧的重要服务设施。目前,主城区治丧设施少,服务能力薄弱,除8家殡仪馆可提供治丧服务外,仅有21家殡仪服务站,不能满足群众治丧需求。究其原因,一是殡仪服务站尚未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二是建设选址上“公厕效应”突出,落地十分困难。为进一步规范区县城区治丧行为,推进文明治丧,满足群众治丧需求,各区县将继续贯彻落实《重庆市“十三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落实完善主城区殡葬设施布点规划,其它区县城区按照每10万人口的标准,进行规划布局,建设一处规范化的殡仪服务站;人口稠密和交通方便的乡镇也将规划建设殡仪服务站,并进行落地布点,推动文明治丧,满足群众治丧的需求。
(二)强化服务,加强宣传引导,把好市场准入关。我们每年坚持以春节、清明节祭祀高峰为契机,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等媒体和在社区利用社工,大力宣传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尊老敬老、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丧事,积极倡导低碳绿色殡葬,逐渐改变群众大操大办丧事和攀比之风。广泛宣传社会生活噪音的危害、防治及法律责任;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积极协调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小区等采取张贴资料、悬挂横幅、制定文明公约方式正面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强化服务,积极引导,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对符合工商登记条件的殡葬行业经营主体依法进行登记,核发营业执照,纳入规范化管理。
(三)全面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公办殡葬服务单位在提供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按照保障基本、覆盖城乡、持续发展、适度普惠的原则,在我市现有惠民殡葬政策基础上,着力从“扩面、增项、提标”上下功夫,逐步将守灵治丧基本服务、火化、生态安葬等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纳入政府保障范围,逐步推进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将惠民殡葬政策扩大到全市城乡居民。通过惠民殡葬政策引导群众文明治丧,参与并推进殡葬改革。
(四)完善机制,强化监管。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监督管理,建立定期巡查和随时抽查的工作机制,对殡葬收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依托分类监管平台,落实监管责任,突出重点区域,制定日常监管和年检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加强广告监测,及时发现殡葬服务违法广告,及时采取行政措施,对广告经营者发布违法殡葬广告的行为,一律从严查处;配合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私自搭设灵堂、噪音扰民及丧事“一条龙”的殡葬行业市场主体开展联合整治,依法查处和取缔殡葬行业的无照经营以及经营封建迷信用品、私自占用广场、道路、小区等公共场所非法办理丧事等违法违规行为;畅通“12358”价格、12315工商和96000殡葬等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申诉和举报,切实维护殡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重庆市民政局
2019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