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9914/2020-02589
  • 主题分类
  • 民政(社会管理)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0-12-01
  • 发布日期
  • 2020-12-01
  • 标题
  •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057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发文字号
  • 渝民函〔2020〕217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057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0-12-01 来源:市民政局
字 号:

丁红娟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康养服务业人力资源建设及加大政策支撑的建议》(第0578号)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康养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相关问题和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康养示范基地试点建设

我局大力推进康养产业,依托重庆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在康养产业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试点工作的通知》(渝民〔2019〕26号),召开全市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现场推进会,在武隆仙女山、綦江横山、万盛黑山谷、江津四面山、石柱黄水、酉阳龚滩、南川水江等地建设7个生态环境好、康养结合紧、养老服务强、人文氛围浓、特色鲜明、市场认可、可持续发展的“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进一步促进康养产业等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康养产业人才队伍培养

目前,我市有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本科院校开设护理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等5种与“医疗康养”“健康养老”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在校生4796人;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6所本科院校开设林学、农学、园林等6种与“农业康养”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在校生4365人;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13所本科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与服务等2种与“旅游康养”相关的本科专业,在校生4814人。此外,我市有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13所高职院校开设康复治疗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针灸推拿等7种与“医疗康养”“健康养老”产业相关的高职专业,在校生15598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开设休闲农业、园林技术等4种与“农业康养”产业线管的高职专业,在校生1151人;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等20所高职院校开设与“旅游康养”产业相关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4744人。

(三)康养产业扶持政策

一是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29号),将康养产业发展纳入养老服务产业新业态发展范围予以重点推进。二是为适应和满足我市康养服务业发展需求,市人力社保局结合职能职责,采取职业培训、技工教育、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多项举措,不断加强康养服务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商务委等部门,连续开展四届重庆市健康养老暨生物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设立健康与社会照护、健康管理、护理、养老护理、药品营销等项目,分别参照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营销师等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准进行竞赛评比。特别是2019年5月,在我市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中,专门设置了健康和社会照护比赛项目,促进了我市康养产业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四是由市民政局牵头举办了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和“巴渝工匠杯”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开展了“最美护理员”评选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全市养老从业人员钻研业务的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养老护理员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五是颁布《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市民政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渝卫发〔2019〕47号),取消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备案流程,支持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设立许可,鼓励养老机构开设诊所等医疗机构,促进康养机构医养融合。

二、对有关建议办理的打算

您在建议中对我市康养产业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发展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为我市康养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关于加大康养服务业人力资源发展支撑政策。一是加快老年病学科建设。全面推进老年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专科建设,改善专科发展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开展老年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实施老年认知类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研究。支持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共同开展老年健康相关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等产品研发。二是加大校企联动。搭建平台,宣传引领护理行业发展,推动有条件的相关院校或科研机构设立研究基地,鼓励健康服务业企业与院校合作建立健康服务业实习实训基地。三是引导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学、护理(老年护理)、安宁疗护专业和课程,加大符合现代老年医学、护理学发展的人才供给质量,逐步满足老年护理服务需求。四是鼓励技工院校开设康养服务业相关专业。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开设了养老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保健按摩、康复保健等专业,年均培养康养服务业相关专业毕业生1300余人。

(二)关于加强康养服务业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是坚持把养老服务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发展培训体系,开展康养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增强康养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并在全市50余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设养老护理等康养服务业相关培训课程,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二是计划培育一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家庭照护培训。三是做好康养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满足康养服务行业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市人力社保局组织开发了医疗辅助护理、护理病人、照料老年人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依托市卫生健康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各区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组织开展康养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赛。四是大力培养发展老年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人才专业队伍,组建以医疗、护理、心理、营养、社会工作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团队,组织开展老年健康服务的专业技能培训。

(三)关于强化康养服务业人力资源激励与保障。一是由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制定《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委办发〔2019〕3号),引导包括康养服务业在内的用人单位,创新技能导向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二是发布《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1年)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将医疗辅助护理、母婴护理等列为非常紧缺职业(工种)予以补贴。三是多渠道、多方式筹措养老服务发展资金,将市级福彩公益金60%、区县福彩公益金80%用于养老服务发展,积极申报国家康养产业基地试点资金,集中发力解决资金保障难题。四是建立护理人才激励制度,探索建立养老岗位津贴和企业年金补贴制度,吸引稳定养老服务队伍。五是健全养老服务岗位设置标准和职业晋升渠道,稳步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酬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适度扩大康养基地试点范围。充分利用国家与我市扶持政策,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景观和优良的空气、水、温度等康养资源,建设一批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中医药特色康养基地,打造四季康养、各具特色的季候康养基地。

(二)调研编制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将康养产业作为专项行动计划纳入规划之中,进一步厘清康养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重要措施,引导各区县依托特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禀赋,探索试点康养基地建设,促进养老、旅游、体育、中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三)进一步加强对康养服务业从业人员培养力度。引导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强化专业建设,增设康养服务业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康养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同时继续做好康养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工作,鼓励用人单位进一步提高康养服务业从业人员待遇水平,强化人才激励,促进我市康养服务业健康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康养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联系人:邱镜瑜

联系电话:88563098

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民政局

202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