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代表:
您在市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铜梁区发展康养产业的建议》(第0196号)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康养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市教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对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发展康养产业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抓政策优化。一是把康养产业发展纳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健康老龄化规划(2018—2020年)》《健康中国重庆行动(2019—2030年)》等重大规划。二是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29号),将康养产业发展纳入养老服务产业新业态发展范围予以重点推进。三是同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渝卫发〔2019〕47号),取消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备案流程,支持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设立许可,鼓励养老机构开设诊所等医疗机构,促进机构医养融合。四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通过协议合作、转诊合作、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形式,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无缝对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五是完善医养服务机构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按照规定享受养老机构优惠政策,对利用自有产权建设机构新增床位给予10000元/张的建设补贴,对利用租赁产权建设的医养结合机构新增床位给予5000元/张的建设补贴,并对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其水电气价格执行居民价。
二抓人才培养。一是专业开发。全市有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本科院校开设护理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等5种与“医疗康养”“健康养老”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在校生4796人;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6所本科院校开设林学、农学、园林等6种与“农业康养”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在校生4365人;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13所本科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与服务等2种与“旅游康养”相关的本科专业,在校生4814人。全市有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3所高职院校开设康复治疗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针灸推拿等7种与“医疗康养”“健康养老”产业相关的高职专业,在校生15598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开设休闲农业、园林技术等4种与“农业康养”产业线管的高职专业,在校生1151人;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等20所高职院校开设与“旅游康养”产业相关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4744人。二是专业培养。举办养老护理员、养老服务标准化和风险防控、全国养老机构业务管理系统、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评审员、农村敬老院院长等培训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技能。各区县举办养老服务业务培训313班次,培训从业人员5330人次。全市现有养老护理人才6608人。举办“巴渝工匠”杯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开展“最美护理员”评选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全市养老一线从业人员钻研业务的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养老护理员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度。
三抓建设规划。一是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10号),计划新增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到2022年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市民政局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定出台《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方式和保障措施。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市级每年安排补助资金6500万元,对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和村级农村幸福院分别按照每个200万、20万元和5万元给予项目建设资助。各地通过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三是制定无障碍建设标准。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上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老年设施建设设计规范》《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等技术规范,坚持无障碍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新建道路、公共建筑、交通设施、居住小区及居住建筑等应设置无障碍设施,未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的坚决不予通过施工图审查和综合验收。
四抓试点建设。一是出台《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试点工作的通知》(渝民〔2019〕26号),依托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在武隆仙女山、綦江横山、万盛黑山谷、江津四面山、石柱黄水、酉阳龚滩等地建设完成6个生态环境好、康养结合紧、养老服务强、人文氛围浓、特色鲜明、市场认可、可持续发展的“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进一步促进康养产业等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二是会同市经济信息委、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开展了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申报工作,指导四联优侍科技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和光大百龄帮(重庆)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单位。三是会同市林业局等部门支持巴南区彩色森林康养基地、永川区茶山竹海森林康养基地、綦江横山森林康养基地、武隆仙女山森林康养基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森林康养基地等5个地区申报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其中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和綦江区横山镇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您在建议中提出将铜梁纳入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无障碍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建立养老人才培训基地等措施对于我市康养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吸纳加快推进:
一是推进无障碍适老化改造。着力推进无障碍建设相关技术标准的建设。市住房城乡建委已结合重庆山地城市特点,组织编制完成《重庆市无障碍设计标准》《重庆市无障碍设计构造图集》,适老化住宅设计技术标准已启动立项工作。已在渝中区、荣昌区试点打造老年宜居社区,选取6个社区适老化改造。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创建工作,组织指导江北、南岸、云阳等10个区县开展了全国无障碍环境区县创建工作。积极推进铜梁区养老服务实施建设,配合市住房城乡建委开展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工作,争取把铜梁区纳入试点范围。
二是遴选健康养老示范试点。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10号),支持铜梁区建设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分别按照每个2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给予项目建设奖补。目前,铜梁区已建设完成1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支持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补助。对铜梁区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按照规定享受养老机构优惠政策,对利用自有产权建设机构新增床位给予10000元/张的建设补贴,对利用租赁产权建设的医养结合机构新增床位给予5000元/张的建设补贴,并免征增值税,其水电气价格执行居民价。在前期7个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果上,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扩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试点范围,适时把符合条件的地区纳入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
三是康养人才培养。积极配合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继续加大对铜梁片区高职院校康养相关专业的指导支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支持相关院校开展康养相关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双基地”、校企合作示范项目、示范职教集团建设,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促进校企共建专业、课程,共享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继续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推动高校康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试点探索与养老机构定向培训机制,促进养老服务人才“学为所用”。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岗位设置标准和职业晋升渠道,稳步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酬水平,增加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数量。2019年,铜梁区共组织养老护理员培训2次,培训244人次;养老服务标准化和风险防控、消防安全等培训班4次,培训344人次。
此答复函已经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联系人:周智渊
联系电话:88563098
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民政局
2020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