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学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介助、介护人群洗澡难题的建议》(第0040号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国办发〔2017〕52号)精神以及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会同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制定《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实施方案》(渝民〔2019〕114号),将城市社区养老助餐、助浴、助医“三助”和乡镇敬老院热水供应系统、老人房间标准化、公共洗浴间适老安全化“三改”行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全面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满足特困、失能、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最现实、最直接、最急需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关于“根据‘三助三改’政策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区县制定实施具体落地方案”的建议
为落地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从2019年开始,我局根据当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各区县实际,每年分别下达了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任务分解表,明确各区县城市社区养老助餐、助浴以及敬老院“三改”任务指标,安排专人定期收集各区县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组织专项督查组,对各区县养老服务民生实事工程进行全覆盖督查,并将各区县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重点考核。各区县认真贯彻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实施方案》(渝民〔2019〕114号)工作要求以及年度任务指标,2019年在渝中、沙坪坝、九龙坡、渝北等4个区试点开展助餐、助浴服务,2020年增加到12个区县,2021年增加到24个区县。另外,已开展敬老院“三改”行动的区县基本实现全覆盖。渝中、渝北、九龙坡、大渡口、沙坪坝、南岸、铜梁等试点区县均出台了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具体实施方案。两年来,全市已陆续投入1000余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助餐上门、助浴到户等居家养老服务,开展送餐服务13.8万人次、助浴服务1.5万人次、助医服务0.8万人次;各区县共计投入1.9亿元,改造升级乡镇敬老院398家。
彭学平代表,正如您在建议中所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洗澡难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空巢、高龄、散居特困、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助浴问题已成为养老服务发展中的一大痛点和难点。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持续深入开展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按照《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实施方案》以及《重庆市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督促指导各区县认真推动落实老年人助餐、助浴、助医以及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将养老服务“三助”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制度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制度,提高“三助”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将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与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按照《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以及全覆盖工作要求,做实做细乡镇敬老院改造工程,着实提高乡镇敬老院规范化、适老化水平。同时,通过定期数据填报、视频调度、现场督查、文件通报等方式,加强对各区县督查力度,确保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落实到位。
二、关于“推动十台‘重庆市慈善总会助浴快车’正常运行”的建议
2018年,我市开始启动流动“助浴快车”万里行活动,由中铁任之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赞助重庆三心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流动助浴服务试点工作。2020年,重庆市慈善总会投入十辆流动助浴快车开展助浴服务。各区县结合实际,加大政府购买流动助浴服务力度。截至目前,10台流动“助浴快车”已经走进渝北、渝中、沙坪坝、铜梁、南岸、璧山、开州、巫溪、云阳等20余个区县,进入153个社区、街镇、养老机构,开展321场助浴服务活动,已为15000余名居家及机构的失能、特困、留守、空巢、低收入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助浴、健康体检、精神慰藉等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重庆市慈善总会助浴快车”项目,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制度,加大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力度,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以及城市社区养老“三助”行动,推动十台“重庆市慈善总会助浴快车”有序运行,充分发挥流动“助浴快车”的便捷性和专业性,让更加老年人享受到助浴服务,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关于“开展助浴技师职业技能培训,出台相关补贴政策”的建议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我市加大养老服务行业技能人员培养培训力度。一是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将包括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在内的各类社会劳动者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支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培训效益和群众满意度。二是健全政策措施,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渝人社发〔2020〕124号),要求建立健全康养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计划从2020年至2022年,拟培训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康养服务从业人员20万人次以上。三是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将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职业(工种)和健康照护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新职业以及照料老年人、医疗辅助护理、护理病人、康复调理等专项职业能力全部纳入补贴性培训目录,针对不同等级分别制定培训补贴标准。2019年以来,全市人力社保部门开展相关补贴性培训10.1万人次,补贴资金1.4亿余元。目前,重庆三心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已与人力社保部门对接,申请将助浴服务培训纳入职业能力培训目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特别是助浴技师培养培训工作,支持将助浴技师培训纳入职业技能专项培训,支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开设相关培训项目(职业、工种),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保障助浴技师的合法权益,提升助浴技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四、关于“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政府‘三助三改’民生工程”的建议
一是加强流动助浴服务标准化建设。为让助浴服务规范专业、有标准可依,在总结归纳流动助浴服务实践经验基础上,2020年,重庆三心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市养老服务协会申报《老年人流动助浴服务规范》地方标准,2021年1月正式发布了重庆市地方标准《老年人流动助浴服务规范》(DB/T 1081-2021)。该标准发布以来,由重庆市养老服务协会组织相关机构开展了3场《老年人流动助浴服务规范》学习讲座,对流动助浴快车服务人员、养老机构护理员、居家上门服务人员开展了2场老年人助浴服务培训。为进一步扩大《老年人流动助浴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影响力,重庆三心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申报了“中国老人助浴论坛”、“全国助浴培训”版权,通过论坛和培训推广地方标准。二是大力开展“三助三改”民生工程宣传。从“三助三改”民生工程实施以来,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更多更广惠及老年群体,人民网、新华网、华龙网、重庆日报以及各区县本土媒体对城市社区养老“三助”以及乡镇敬老院“三改”行动进行深度专题报道。同时,流动“助浴快车”活动也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新华网、重庆电视台、华龙网、重庆日报、重庆政协报等相关媒体单位160余篇广泛的宣传报道。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三助三改”民生实事宣传力度,结合服务对象实际,在重阳节等重要节日节点,继续采取针对性、时效性强的宣传途径,让“三助三改”民生实事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落实更加精准。
彭学平代表,解决好介助、介护老年人洗澡难题,是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需要政府、家庭、机构以及社会共同努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彭代表的建议意见,根据部门职能职责,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指导各区县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和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加强助浴服务领域政策衔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培育和扶持重庆三心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一批助浴服务供给主体,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养培训,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和谐幸福的晚年生活。
此答复函已经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冯 令
联系电话:89188237
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民政局
202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