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9914/2021-01541
  • 主题分类
  • 民政(社会管理)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1-11-22
  • 发布日期
  • 2021-11-22
  • 标题
  •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02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发文字号
  • 渝民函〔2021〕189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02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1-11-22 来源:市民政局
字 号:

赵红敏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积极推行“双服务”提升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023号)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相关问题和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力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市民政局督促指导各区县贯彻落实《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稳步有序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确保2020年的13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05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220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9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市级财政投入约10.2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32.4亿元,其中不乏华宇、龙湖、东原等物业企业参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积极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市民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推进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市级财政划拨1000万元给予专项补贴,遴选5000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围绕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困难老年人群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三)实施城市社区养老“三助”行动。在重庆市中心城区、两江新区、高新区及铜梁区等12个区县开展“三助”行动试点工作。全市累计开展社区助餐服务14.8万人次,助浴服务1.3万人次,助医服务32万人次,组织老年人活动上万场。开展居家上门服务的站点已达1109个,提供线上服务13.1万人次、线下居家护理服务4.2万人次,实施紧急救援1716人次,老年送餐上门服务3.8万人次,上门家政服务2.6万人次。

(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分类开展养老护理、消防安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化建设等培训。2020年,全市共培训养老护理骨干1290人、养老护理员7659人,共参训16133人次。支持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等机构申报我市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助推全市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化发展。

二、对有关建议办理的打算

您在建议中对我市积极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双服务模式方面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为我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些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关于大力推广“双服务”模式一是指导市物业管理协会积极开展“物业管理+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市场化探索和研究,联合社会养老中介组织、咨询机构、医养结合示范点、适老化改造产品供应商等社区养老参与方,依托行业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全市专业养老机构形成的网络化优势,组织开展试点,多方参与联合打造物业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能力建设和输出运营模式。二是通过设立“居家养老服务典型小区标准”及创建,打通“末梢环节”。三是设计、试点“居家养老经营模型”,为行业提供新的增长点。四是利用物业行业智慧物业服务现有优势,实现居家养老智能化监测的功能,不断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积极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二)关于有关部门在“双服务”模式提供政策支持一是加强规划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制定《重庆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积极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二是提供扶持政策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社区养老的,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营业收支实行单独核算。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服务的,按照《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29号)文件要求,落实各项税收优惠减免政策。三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制定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渝委办发〔20193号),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组织开展养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鼓励技工院校开设养老产业相关专业,做好养老产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重庆市健康养老暨生物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三)关于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于设施短板。一是保障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盘活小区既有公共房屋和设施,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点。二是探索将空置公租房免费或低尝提供给社会力量,供其在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康复护理、助餐助行、老年教育等服务。三是持续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程,规划期内建成230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3000社区养老服务站,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四)关于推进物业企业自身建设。开展养老产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帮助物业企业员工通过培训获得“养老服务顾问”、“家庭养老服务介助(护)员”,提升员工、企业的创富能力。

(五)关于强化监督管理。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研究制定我市实施意见。二是加强养老服务运行监测。推动运行市级智慧养老大数据云平台,支持链接各区县养老服务要素,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归集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行业监管信息化、数据实时化。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制定重庆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明晰未来五年养老服务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积极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创新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措施,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多层次、多样化水平,推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市级按照人均用地不低于0.2平方米的要求,编制《主城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各区县按职能编制本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参照《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规范》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面积和功能的要求,依照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合理布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新建小区规划配套服务设施、在老旧小区结合拆迁改造补齐固化服务设施。重点清查整改规划“四同步”未落实、未达标等问题。

(三)提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能力。织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补缺建设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制定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托管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工作指引,精准衔接中心和站的服务功能,持续推广“中心带站”运营模式盘活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支持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大力培育生活照料型、康复理疗型、文化教育型社区养老服务站。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建成运营的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运营质量绩效评估,力争评价优秀率达到80%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四)精准化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指导区县开展2020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支持指导有条件的区县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精准务实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合理界定改造对象、实施主体和组织方式,注重与家庭养老床位等居家服务相衔接,分类施策、确保实效试点探索适老化宜居社区创建工作。

(五)加强康养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深入研究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双服务模式,引导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强化专业建设,增设康养服务业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康养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继续做好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工作,鼓励用人单位进一步提高康养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六)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指导区县成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工作专班,明确各方职责、监管事项、责任清单及实施方式,重点围绕安全和服务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坚持公正监管、规范执法,加强监督惩戒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此复函已经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联系人:邱镜瑜

联系电话:88563098

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民政局

20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