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皓代表:
首先再次感谢您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关心、关注,对您提出的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人员值班、加班补助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城乡社区工作者是基层治理的第一资源,保障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开拓创新、充满活力的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切实保障基层干部待遇。
一是将社区工作人员值班、加班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调研内容。会同市委研究室、市委政法委,利用4个月时间,集中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调研,并将社区干部待遇、规范加班、值班补助纳入调研内容,最终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合调研报告、民政3个专项调研报告。专题调研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全面查找我市基层治理突出问题、短板、弱项,剖析原因,专门针对增加基层干部待遇收入方面提出了建立基层治理队伍多层次薪酬激励标准及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值班补贴制度,落实社会保险待遇等建议。
二是积极争取出台社区干部值班、加班补助相关政策。在充分吸纳“1+10”专题调研成果的基础上,会同市委组织部牵头起草我市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协调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将落实社会保险待遇和节假日值班补贴写入文件中,形成《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并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在提请市委常委会审议前,市委办公厅对党内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核,认为落实节假日值班补贴无上位法和相关政策支撑,不宜在实施意见中明确表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可指导区县试点探索。
三是动态调整社区工作事项。2021年6月,结合部分法律法规变化和有关部门职能调整的实际,会同市司法局动态调整村(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由原有的27项调整为30项,并报请市政府审定,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2021年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1〕119号),进一步推进自治组织“还权”“赋能”“归位”,切实减轻村(社区)行政化负担,减少加班强度。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一是提升干部干事能力。实施城乡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工程,建立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培训体系,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专业能力、文化素养有力提升。二是持续推进减负增效。会同市委督查办、市政府督查办进一步抓好“自治事项”“协助事项”“负面事项”“证明事项”四项清单的落实,督促各区县、部门及有关单位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贯彻落实的指导,推动村(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三是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指导区县探索将社区工作人员值班、加班补助纳入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着力健全选用培训、考核管理、激励保障、晋升退出等机制。持续落实村不低于本区县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社区不低于本区县上年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的报酬自然增长机制,全面落实社会保险补助等经费,稳步提高基层干部待遇。
此答复函已经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联 系 人:吴兴华
联系电话:89188267
邮 编:401121
重庆市民政局
2021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