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9914/2021-01557
  • 主题分类
  • 民政(社会管理)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1-11-22
  • 发布日期
  • 2021-11-22
  • 标题
  •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0819号提案的复函
  • 发文字号
  • 渝民函〔2021〕152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0819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11-22 来源:市民政局
字 号:

李国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大适老化改造 为老年人建立更安全的“庇护所”》(第0819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您的提案很有针对性,问题分析准确,意见建议系统,对加快适老化改革进程、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高龄多、空巢化、增速快等特点,截至目前,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00多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1%左右,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00多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5%左右。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确立的“9064”或“9073”的养老发展目标,都意味着90%以上的老人要在家中安度晚年,据此测算,目前我市近600万老人将在家养老。从我们对广大老年人进行的调研情况看,绝大部分老年人都有过摔倒的经历,有的老年人甚至有跌倒恐惧症,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伤残、失能、致死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加大适老化改造力度,为老年人建立更安全的“庇护所”迫在眉睫,这既关乎党和政府形象,又关系社会稳定,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要求,又是回应社会关切的具体举措

一、关于从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方面支持适老化改造的建议

老年人建筑、居家环境设计和设施设备配置关乎老年人生活质量。《重庆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建筑物、居住区等,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持居民开展既有居住建筑适老性改造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老年人进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的,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助。《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18122号)明确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等建设标准,重点做好居住区、城市道路、商业网点、文化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适当配备老年人出行辅助器具,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和出行环境。《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29号)提出要积极引导老年人家庭对住宅及家具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2020年,我市根据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民发〔202086号)按照市委、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决策部署,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8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民发〔202022),2020年,在全市遴选5000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或残疾老年人和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的高龄、失能或残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每户给予2000元的市级补助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鼓励有条件和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自主付费改造。

二、关于从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方面着手改造,让老年人生活更安全、更舒适、更方便的建议

家庭适老化改造不是一次性装修工程,而是基于老年人养老真实需求的持续性服务,从走访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实施的家庭适老化改造更多偏重于一次性施工改造和安装。基于此,我市在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明确要求要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层层加,杜绝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要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养老服务需求、居住环境特点和适老化需求评估结果,按照一户一策,选择最适合、最迫切的项目进行专业改造,帮助防范生活风险,改善居家养老环境,提升居家养老品质。下一步,我市将充分考虑适老宜居环境建设特别是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最普遍最核心的问题,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进行调整完善,在安全、舒适、便利上下功夫,推动适老宜居环境建设取得实质性效果。

三、关于从技术、政策、产品、机制等方面制订地方改造标准的建议

    李委员,正如您所言,人居环境有城市、社区、家庭三个层次,适老宜居环境建设核心是无障碍的包容性与通用性,需要考虑生活空间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素,从规划布局、建设施工到使用管理都应该整体统筹、一体运用。目前,市民政局已出台政策,明确居家适老化改造主要围绕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进行住宅及家具设施适老化改造,并制定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市住房城乡建委已将社区适老化公共环境纳入老旧小区改造一并实施,其他有关部门也对城市服务公共设施无障碍提出了要求。下一步,我们在开展适老化工作、建设宜居环境时,将加强统筹规划与跨部门间协调,充分考虑全体社会成员全生命周期发展特征,完善适老化改造相关标准,构建精准匹配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住宅出行无障碍、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及城市空间无障碍建设完整体系,为老年人自由参与社会生活、提升生活质量、享受社会文明奠定坚实基础。

四、关于加强宣传、引导各方参与,实现适老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近几年,我市一直在按照全国老龄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部委《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媒介加强居家适老化改造政策和内容的宣传引导,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对开展居家适老化、营造居家安全环境的认识。目前,进行适老化改造的社会共识基本达成。同时,支持装修装饰、家政服务、物业等相关领域企业主体拓展适老化改造业务,积极培育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推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创新保险产品设计,将老年人急需的康复辅助器具纳入保险支付范围。明确财政、民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等部门的职能职责,推动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驱动的适老化改造工作格局,为适老化改造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做好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统筹衔接,扩大社会参与面,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形成同频共振、齐抓共管、共赢多赢的局面。

五、关于适老化改造中多一些科技服务养老手段的建议

202011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45号),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老年人的服务保障、日常交通出行、就医、文体活动、办事服务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1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解决我市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促进为老服务适老化、便利化和人性化,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20212月,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牵头会同市级有关部门,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从日常交通出行、居家社区养老、就医问诊、日常消费便利办事、政府网站设置、阅读看报等7个方面梳理了当前急需实施的39项有效措施,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老年人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卫生健康委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跟踪分析相关措施实时进展及成效,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落地落实,确保到2022年底前基本建立起解决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强技术检测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

此复函已经我局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系 人:倪伟

联系电话:89188327

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民政局

                             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