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9914/2021-01575
  • 主题分类
  • 民政(社会管理)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1-11-22
  • 发布日期
  • 2021-11-22
  • 标题
  •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0256号提案的复函
  • 发文字号
  • 渝民函〔2021〕228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025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11-22 来源:市民政局
字 号:

王昱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大城市困难群众精准救助力度加快城市贫困人口脱贫步伐》(第0256号)收悉。经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提高工作统筹层次的建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2020年,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重点举措》,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体制”,要求“成立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统筹领导”。20214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重庆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联系民政工作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市级有关单位为成员的重庆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即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统筹协调全市社会救助工作,分析研判社会救助工作形势,制定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协调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推进全市社会救助工作,协调解决社会救助工作有关问题指导和督促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协调推进社会救助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制定重庆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重庆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切实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统筹,形成相关部门各负其责、互相补充的救助合力。

二、关于健全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的建议

为解决社会救助工作中“项目繁多、管理多头、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问题,我市永川区开展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机制构建上进行大胆探索,被确定为民政部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85月,在永川区召开全市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培训会,在全市全面推广永川“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改革试点经验2020年,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重点举措》,明确要求市、区县、乡镇(街道)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目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已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窗口,所有区县均已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信息平台。同时,各区县充分发挥区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调联动,2019年以来,全市各区县累计召开区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会议150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链接各部门救助资源,真正实现由乡镇(街道)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综合评估救助需求,提出综合实施社会救助措施的意见,并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办理或转请区县相关职能部门办理,为困难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社会救助服务,确保困难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三、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动员引导的建议

近年来,民政部门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制发《重庆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重庆市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将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作为重要内容;印发《关于转发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对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服务机制、服务评估、资金投入进行了专门部署。“十三五”期间,年均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购买或支持区县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其中大量资金投入到针对或涉及社会救助对象的专业服务项目中。2020年,市级财政专门投入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开州、永川、合川、北碚、彭水等区县开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助力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通过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全市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领域特点和社会救助对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宣传倡导等专业社工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在区县设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在乡镇(街道)设社会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社会工作室,各级平台配备专兼职社会工作者,面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提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

四、关于提升主动发现能力的建议

为有效满足困难群众基本救助需求、切实帮助缓解困难问题,推动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2018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提高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通知》。按照文件精神,各区县“可从社会救助专项资金中按上年市级下拨社会救助专项资金总数的1%统筹安排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所需经费”,用于购买社会救助事务性、服务性工作。2020年,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重点举措》,要求“制定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清单,规范购买流程,加强评估监督。将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同时,还对建立主动发现机制作出安排,明确“将走访、发现需救助困难群众列为村(社区)组织重要工作内容,构建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网络,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形成村(社区)困难群众网格化管理”,要求各区县在“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困难群众较多的村(社区)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2021年,市民政局又制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加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区县加强走访慰问和重点人群关爱帮扶,加强社会救助审核办理,加强社会救助阵地建设,加强困难群众诉求回应,加强救助工作组织领导,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救助责任担当能力、规范管理能力、主动作为能力、风险化解能力和工作保障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提升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基层救助经办服务能力。按照救助对象数量、结构等因素,通过提高社区救助能力、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加强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等措施,增加基层社会救助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业务培训,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素质高、对困难群众有感情的社会救助干部队伍。二是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优化救助审批程序,推动社会救助管理服务重心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深入开展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审核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试点。三是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监测机制。通过线下主动发现+线上信息共享,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信息汇聚、态监测、适时预警,做到即时干预、精准救助、综合帮扶,确保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五、关于提升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近年来,市级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加快建设我市困难群众大数据平台,支撑全市困难群众大数据的采集、整合、存储、应用以及相配套的质量服务和安全服务,通过重庆民政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数据运用不断提升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严格按照《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扎实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加快完善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系统。截至20213月底,市共享系统已连接40个区县和76个部门,已共享3748类政务数据资源,覆盖了69个市级部门(含二级部门),日均调用数据量141.8万条,累计调用数据量96.6亿条,累计调用流量9.35TB,有效支撑了数据共享交换、分析应用和业务协同。市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系统不断加强,截至目前,市级系统已接入包括银行存款在内的12个部门32327个字段数据;累计接收138.09万余户次355.48万余人次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委托,发起全国范围证券等信息核查303.4万余人次,社会救助对象精准度不断提高。

下一步,市大数据发展局将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智慧社区云平台、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等重点项目,牵头建设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的集中存储、共享交换和统一调度,探索建立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此复函已经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系 人:秦浩镧

联系电话:89188293

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民政局

202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