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搭建“渝快社区”云平台推进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提案》(第0112号)收悉。经与市委政法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基层治理智能化工作开展情况
基层治理智能化工作参与主体较多,涉及30余个党政部门和群团组织。目前,基层治理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协同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渠道不畅、效率不高。各部门下沉社区的垂直管理信息系统数量多,信息系统未整合,不同系统数据需要重复录入,基层负担重。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对推进实现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至关重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治理智能化工作,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市大数据发展局等部门积极推进落实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及应用,着力打通壁垒,整合资源,提高我市基层治理智能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
(一)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推进
2018年3月,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渝委发〔2018〕13号),将智慧社区作为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的重要内容,将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纳入大数据智能化应用重点工程,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牵头,整合综治系统、群工系统、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多项功能,搭建统一平台,实现“一个平台、多个出口”“社区事务一口受理,办理结果一口反馈”。2019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渝府办发〔2019〕66号),明确将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重点建设方向予以推进。
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迅速启动智慧社区建设调研论证。2018年10月,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项目通过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立项审批,建设周期为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2019年,项目进入建设实施阶段。2020年5月,初步完成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应用开发,开始在6个区县12个社区开展应用试点。2021年3月,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开始在全市应用。该平台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城乡社区为管理单元,以村(居)委会为管理主体,建设统一的社区信息资源数据库、社区工作平台和社区服务平台。基于互联网推进“五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建立畅通高效的线上渠道,实现换届选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完善网上协商议事机制、推进基层事务信息公开、畅通为群众办事服务通道。上线“民政易”APP,整合政务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等内容,打造群众欢迎的公共服务品牌。截至2021年5月,该平台应用已覆盖6000余个村(社区),得到了基层用户的肯定和好评,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全市“雪亮工程”建设基本完成
按照中央雪亮工程平台建设“一总两分”(即“市级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总平台、综治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分平台、公安机关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分平台”)部署推进全市“雪亮工程”建设,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封控圈规划、水域视频监控规划等工作优化补点扩面,加快城市薄弱区域、水域、农村地区等视频监控建设。截至目前,全市联网整合视频监控镜头从2019年的29.8万路提升至目前的41.8万路,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面应用”的目标。
(三)网格化服务管理不断深化
加快推进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和“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24个区县实现全域网格管理信息化,加快推行“多网合一”、“组网合一”,网格力量及要素配置更加科学高效。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排查防控中,全市6.8万个网格迅速转化为工作单元,日均组织40余万人参与社区大排查,同时综合运用网格化信息系统、“疫情排查信息系统”、手机APP等智能方式,累计排查9231万户次、2.5亿人次,筑牢了社区防控“第一道防线”。
(四)数据共享和应用整合不断加强
市大数据发展局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构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实施方案》和《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纵深推进政务数据“三清单”制度,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政务数据责任清单正向联动,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对政务服务的支撑水平,推动基础数据库和各部门数据资源池集中存储,加快政务数据大集中大融合。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共享使用市卫生健康委人口数据,经清洗并与市公安局比对后分解到各个村(社区),由村(社区)做进一步校核。市民政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共同商议社区人口信息动态管理方案。市大数据发展局与市民政局共同制定政策,推动基层开展“小切口、大民生”(智慧社区方向)智能化创新应用。
(五)开展基层治理智慧化专题调研
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委政法委牵头,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市城管局、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等单位配合,以加强基层治理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构建基层智慧治理体系为重点开展调研,深入查找基层治理突出问题、短板、弱项,深入剖析制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原因,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基层治理融合的路径与方法,充分整合数据资源、促进数据联动,通过打通数据壁垒、信息壁垒,推动治理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为基层治理赋能。专题调研报告就我市基层治理智慧化建设提出“八个一”对策建议:一个全科网络、一张业务清单、一套标准体系、一个基层治理平台、一个基层治理主题数据库、一个基层治理APP、一套统筹协调机制、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此次专题调研将为打通基层治理参与主体之间壁垒、有效整合基层治理智能化平台从体制机制上、实现方法和路径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下一步工作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对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围绕中央意见及我市贯彻实施意见的要求抓好落实。
(一)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
1.做好规划建设。市级层面由市大数据发展局牵头,会同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等相关部门统一制订标准,市、区县将乡镇(街道)、村(社区)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全市统一的基层智慧治理平台,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基层智慧治理平台、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系统集成、数据整合和网络安全保障。加强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政府电子政务办的衔接,实现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群工系统、综治系统的深度融合。
2.整合数据资源。整合乡镇(街道)、村(社区)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依托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全市基层治理数据库,推动基层治理数据库资源共享,根据需要向基层开放使用。完善以村(社区)为基本管理单元、以村(居)委会为管理主体的社区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村(社区)数据综合采集、一次使用。
3.拓展应用场景。推广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应用,加快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提高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政策宣传、民情沟通、便民服务效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充分考虑老年人习惯,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服务,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二)用好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
1.实现换届选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同步使用“民主选举”模块,包括打印、发放及核验选民证,打印选票,自动计票验票,生成、打印、发布选举公告,提交候选人联审等功能。市级、区县、乡镇(街道)在线监管选举工作,实时跟踪掌握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进展和异常情况。做好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等数据100%归集入库工作。
2.实施社区信息可视化管理。以重庆全域高清地图为基础,划分区县、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界线和村(社区)、村(居)民小组管理界线。按照界线分级管理原则,市级负责绘制区县界线、区县负责绘制乡镇(街道)界线、乡镇(街道)负责绘制村(社区)界线、村(社区)负责绘制小区和村(居)民小组界线。在绘制界线时,自动捕获上一级重叠界线,避免不同层级界线发生错位。按照“人房关联、以房找人”原则,将居住人口信息定位到所在房屋,为社区管理服务精准化打下基础。采集社区服务设施、社区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社区事件的空间位置信息,实现街道、社区、小区、村(居)民小组、楼栋五级信息空间化、可视化管理。
3.建立完善民主协商网上平台和机制。结合村(社区)工作实际,用好“民主协商”模块,建立完善民主协商网上平台和机制,畅通协商议事渠道,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激发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村(社区)工作人员使用“民主协商”模块征集协商主题,发布协商公告,利用手机短信或系统消息通知协商主体,增强与社区居民互动,提高议事协商效率。开展线上协商议事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协商议事,扩大村(居)民参与范围,从部分代表通过线下方式在有限范围内参与逐步转变为群众通过“民政易”手机APP全天候、全地域、全过程广泛参与。
4.推进民主决策全过程数字化、规范化管理。村(社区)工作人员使用“民主决策”模块,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全程记录决策主题、会议方案、参与人员、决议内容、实施结果等信息。群众通过“民政易”手机APP参与决策,掌握决议内容和实施进展,实现决策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市级、区县、乡镇(街道)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实时跟踪和监督民主决策实施情况。
5.推进基层事务民主管理和信息公开。使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惠民政策”等模块,公开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务、政务、事务、财务、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惠民政策、民主评议、经济责任审计等信息,指导业委会和物业管理信息公开。使用“通知公告”“消息”“社区头条”发布工作动态,分享社区故事,营造和谐融洽的社区氛围。不断规范基层事务民主管理和信息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6.畅通为群众办事服务网上通道。市级、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梳理群众常见问题及解答,总结提炼典型案例,丰富和完善社区服务知识库,通过“智能客服”功能为群众提供高效、精准的咨询服务。研究制订人工服务方案,实现智能服务与人工服务无缝对接。村(社区)引导群众使用“社区直通车”反映服务诉求,安排人员值守和处理群众服务诉求,按照“三事分流”原则分送不同渠道办理。加强与综治、群工系统的对接,逐步实现“一个平台、多个出口”“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
7.持续推广使用“民政易”手机APP。市级、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共同探索数据共享和协同应用场景,二维码线上线下融合应用场景,依托APP开展“小切口、大民生”应用场景。要在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社区养老服务站等场所设置扫码关注标识,推荐社区居民使用,扩大服务人群。以开放共享为基础,有机集成和精准对接就业社保、养老托育、扶残助残、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物流商超、治安执法、纠纷调处、心理援助等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场景。
再次感谢贵委对基层治理智能化的关注与建议,为我局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此复函已经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侯晓丹
联系电话:023-89188225 19923888099
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民政局
202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