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红娟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新冠肺炎疫情下,隔离管控区密接宠物合理处置的建议》(第1262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疫情防控期间宠物管理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委、市卫生健康委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疾控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决策部署,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处置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短板,将完善疾控体系建设纳入市委常委会研究事项,积极谋划“十四五”疾控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推动疾控体系跨越式发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整体谋划。印发了《重庆市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等7个方面22条具体举措;制定了《重庆市疾控能力及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实施一批建设项目,推动提升疾病防控和应急救治能力。
(二)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在全国率先构建陆水空立体医学救援体系,建成全市120调度指挥“一张网”,启动实施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
(三)强化疾控能力建设。积极利用亚投行贷款项目、中央补助项目资金、市级重大疾病防控专项资金、抗疫国债等资金,不断健全疾控服务体系,实现常规水质监能力、核酸检测能力、艾滋病检测咨询区县3个全覆盖。加快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建设。
(四)强化医疗救治能力。统筹布局全市应急医院,推进“1+3+X”公共卫生应急项目,储备实施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区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全民防控体系和公共卫生及应急信息化平台等6个方面近200个建设项目。
(五)推进疾控信息平台建设。目前在用的疾控业务应用系统,由中央垂直部署的有34个,自建或市级统筹建设的业务应用系统有3个,建成覆盖全市的免疫规划系统,按时完成国家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建设试点任务,实现了与国家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和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
(六)落实基层志愿者培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聚集性疫情应对处置策略措施要求,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以补齐能力短板、提升能力储备、强化实战应用为目标,分级、分类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基层志愿者队伍培训。坚持政策培训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和实战演练相结合,做到应训尽训、全员覆盖,将志愿服务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明确到人,全方位提升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疫情防控期间涉疫宠物管理的相关法律,在新冠肺炎疫情日常防控中,针对密接宠物的处理存在少数个别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随着新冠肺炎病毒的变异,新冠肺炎感染者密接宠物很大程度上存在被感染和再将病毒传染给人的风险,当前对于宠物新冠病毒的检测、诊断、治疗等技术手段又比较缺乏或水平低下。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对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宠物进行相应的处置是必要的,宠物不同于普通家畜家禽,需要妥善处理应对。下一步,将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地方法规修订中完善宠物防疫。《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年修订)已于2021年5月颁布实施,市农业农村委已申请将《重庆市动物防疫条例》修订纳入市政府立法调研项目范畴,逐步推进。修订时,将结合实际,细化动物分类,完善宠物防疫。
(二)加强我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动物疫病重在预防,预防的关键还得有完善的防疫体系。目前,市委编办、市农业农村委正在按照《农业农村部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农人发〔2022〕1号),启动开展相关工作,全力推进我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三)着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长效志愿服务机制。积极培育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挥好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组织疫情防控相关培训,如志愿者义务范围、新冠病毒相关知识、宠物处置相关等相关培训,争取形成长效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机制。
(四)强化宠物诊疗机构管理和培训。持续加强宠物诊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加大宠物诊疗人员、志愿者的个人防护、洗消及宠物处置等业务培训。
此复函已经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疫情防控期间宠物管理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重庆市民政局
2022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