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全市养老服务扶持政策的建议》(第0788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经与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养老服务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事关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对养老服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为我们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党的十九大将“养老”纳入重要民生保障内容,强调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促进老有所养不断取得新进展。
全市现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701.04万、老龄化率21.87%;65岁以上老年人547.36万、占人口总数17.08%,居于全国第二,仅次于辽宁省。全市现有养老机构1633所,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分别为3132个、6662个,养老服务床位23万张。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走在西部前列”为目标,不断推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体系不断优化,《重庆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重庆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律法规修订完善,老年人高龄津贴、高龄困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等福利政策不断细化,市级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重庆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等12个政策文件,为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养老服务全面覆盖、养老机构全面提档发挥重要支持作用。市级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先后在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养老服务发展、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医养服务融合等方面出台具体举措方案,基本涵盖养老服务各个领域环节,养老服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市级和区县均将养老服务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和区县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占比分别超过60%和80%,2018年以来市、区县财政累计投入58.65亿元,社会累计投入109亿元。
正如严代表所说,我市养老服务扶持政策还存在碎片化问题明显、地区差距明显、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现有扶持政策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探索符合重庆实际的养老服务发展路径。一是完善养老服务用地用房支持政策。科学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提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规模、标准和布局。鼓励社会力量对闲置的医院、学校、商业设施、农村集体土地与房屋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养老服务。二是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机制。出台《重庆市养老服务条例》,制定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基本养老服务目录清单。三是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持续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提升家庭照护者长期照料护理能力。四是加快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补助、村级集体经济支持、社会捐助、个人(子女)缴费相结合的经费筹措机制,分类发展特色可持续的互助养老服务。五是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持续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服务专项行动,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六是发展繁荣养老服务业态。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和集聚区。七是强化养老服务人才支撑。健全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评估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人才补贴制度和优待政策。
此答复函已经我局唐步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重庆市民政局
2022年4月12日
联 系 人:阮军
联系电话:89188072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