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9914/2024-00629
  • 主题分类
  • 民政(社会管理)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4-04-22
  • 发布日期
  • 2024-05-07
  • 标题
  •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576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文字号
  • 渝民函〔2024〕180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576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4-05-07 来源:市民政局
字 号:

汪龙委员

提出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建议》(第0576号)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建议。经我局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工商联、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委宣传部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各类社会救助工作中来,充分发挥贴近群众、发现及时、方式灵活、救助快捷的优势,为全方位、多元化社会救助注入强大社会活力。

(一)构建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三大服务联合体。

2024年,我局按照系统集成、规范高效、共建共享原则和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功能完备、服务高效建设思路,制定印发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三大服务联合体建设方案(渝民202424),统筹救助政策措施、汇集多元救助力量、整合救助服务资源、精准救助服务供给、畅通联合运行机制,重点为低收入人口提供救助帮扶,全面提升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大力强化社会组织扶持培育监管,助力社会组织改革创新,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打造组织培育、教育培训、文化交流、资源整合、成果展示、慈善体验、可持续发展等功能一体的新时代慈善枢纽中心。

(二)加快制度研究与制定。

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的通知》(渝民201879),将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对象,特别是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中的重残、重病、高龄、未成年等特殊困难救助对象作为服务重点,主动链接社会资源,引导鼓励专业志愿者队伍和社区志愿者参与到救助对象关爱帮扶工作中。市卫生健康委与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救治联动机制的通知》(渝公发〔202363号),进一步完善我市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救治联动机制,推进我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市应急管理局起草编制了《重庆市社会应急力量参与灾害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管理办法》,联合公安、民政、财政、生态环境、交通、卫生健康等部门,重点对准入与退出、组织与管理、调度与指挥、培训与演练、调用补偿、保障扶持、考核与奖惩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和规范。

引导支持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积极协调市慈善总会帮助城口、巫溪、酉阳、彭水4个重点帮扶县策划互联网公开募捐慈善项目,助推乡村振兴。积极推动救助类专项基金设立。为防止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市慈善总会在14个区县设立大病救助基金,每个区县资助500万元,总规模达7000万元。铜梁区“稻草援助资金”、九龙坡区“慈善纾困专项资金”、秀山县“情暖边城”救助基金等成为政府救助的有效补充。大力推进社区慈善基金设立。社区完善基金重点用于困难群众帮扶。截至202312月底,累计设立社区慈善基金470个,筹集资金超过9000万元,帮助解决群众“小急难”7000余个。同时,通过“渝悦·救助”应用,建立困难群众需求与救助帮扶资源链接机制,区县积极开发公益慈善资源,合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全市慈善组织接受慈善捐赠款物21.82亿元,总支出20.71亿元,其中,用于困难群体慈善帮扶15.70亿元,其中:助困8.47亿元,助医2.04亿元,助学2.44亿元,助残0.77亿元,助老0.44亿元,抢险救灾1.54亿元;直接受助困难群众达600万人次。

)探索推进慈善+保险助力社会救助。

2023年,市慈善总会在指导潼南区慈善会试点慈善+渝快保项目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结合民政部《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慈善+保险助力社会救助,联合安诚保险公司,组织21个区县扩大试点慈善+渝快保”项目,支持特困人群、低保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3类困难群众免费参加“渝快保”,对在享受政府保障后仍有困难的大病患者给予帮扶。

(五)开展应急协调机制建设。

市应急局明确在应急管理部门备案的社会应急力量,一并纳入应急管理部社会应急力量救援协调系统,该系统对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分布、数量、装备、人员信息、专业领域、救援范围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详细地采集。当发生重大及以上灾害事故,需要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抢险救援时,启用协调系统,公布联系方式,适时发布事故现场、灾区受灾情况和救援需求,为社会应急力量快速有序进入事故现场和灾区提供可靠信息。

(六)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救助。

市工商业联合会多举措推动资本下乡,深入开展“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活动,指导各区县工商联和商会精心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下乡进村活动。实施消费帮扶,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对接开展产销对接等活动,帮助土特产打造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实施公益帮扶,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实施捐资助学、助贫扶困等公益项目。帮助困难地区完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文体场所、污染整治等。

(七)扎实有效推进宣传引导工作。

积极宣传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案例,形成参与救助帮扶典型。九龙坡区“三心”劳模志愿服务队、蓝天救援队等一批参与救助典型先后获评“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第九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重庆市“最美人物”等荣誉。市委宣传部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实施“千媒万屏”“首页首屏”“进圈入群”三大工程,统筹全市6700余个大型LED显示屏、2.2万余处滚动字幕屏、1200余个电子阅报屏、6.5万个微信群,广泛开展社会救助公益宣传,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二、下步工作打算

关于汪委员所提建议,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我市“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通过联合救助政策、联合救助力量、联合救助资源,分层研判困难程度,分类实施救助帮扶,推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地见效。

二是加快推进我市社会组织服务联合体”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统筹谋划,指导试点区县进一步完善试点建设方案,细化落实举措,聚合各方资源,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创新实践,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社会组织服务联合体”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我市“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建设。指导试点区县民政部门扎实推进建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建设和运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建设实效。

四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服务。强化社会救助队伍建设,积极健全救助服务机制,持续创新救助服务方式,因势利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切实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继续深入开展社会组织与重点帮扶地区结对帮扶,推动社会组织将项目实施地向重点帮扶地区倾斜。持续推动慈善组织落实援助项目,及时协调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

五是加强案例宣传和奖励工作。积极会同市人力社保局,鼓励支持主管部门挖掘掌握先进典型,积极推荐表现突出的社会力量参评各级各类表彰项目,通过通报表扬等方式予以激励。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充分运用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等多渠道宣传教育手段,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宣传引导,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复函已经丁中平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民政局

2024422

人:刘东涛

联系电话:023-89188272

   编: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