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9914/2024-00650
  • 主题分类
  • 民政(社会管理)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4-04-08
  • 发布日期
  • 2024-04-15
  • 标题
  •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2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发文字号
  • 渝民函〔2024〕140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2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4-04-15 来源:市民政局
字 号:

申红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完善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福利保障的建议》(第0327号)收悉。经与市委政法委、团市委、市妇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是困境儿童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群体,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的特殊群体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包括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内的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福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主动作为,强化部门联动,不断完善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福利保障政策措施,切实保障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使服刑在押人员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帮助他们积极接受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一、健全完善救助保护政策。2019年,联合市司法局等11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渝民发〔201918号),将包括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且期限在6个月以上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内的儿童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按月发放基本生活补贴,且补贴标准每年实行自然增长,目前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405元。2022年,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办理程序繁问题,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补贴)发放工作的补充通知》(渝民〔2022202号),进一步简化申请程序、优化审批规程、规范发放管理,更加及时精准保障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相关权益2023年,联合市公安局等6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和教育保障情况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生活和教育保障工作的通知》,有效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就学资助和教育帮扶政策,实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户口登记、教育保障和教育资助全覆盖。持续实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福彩圆梦·助学成长项目,2023年资助包括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内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08人、发放助学金326.4万元。协助市医保局将全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资助标准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同等享受医疗救助报销比例。

二、建立走访排查和信息核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全市1031名儿童督导员、1.1万名儿童主任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包括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内的困境和留守儿童定期探访,全面梳理儿童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儿童及时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对不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条件的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人子女,通过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联合市高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妇联建立儿童福利领域数据比对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对疑似符合条件未纳入保障范围的儿童,转至各区县民政部门核实情况后纳入保障范围;对虽不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情形但亟需帮扶救助的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未成年子女,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精准帮扶。

三、督促落实监护责任。督促指导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着力引导他们转变监护观念,同时强化监护救助。2023年,联合市教委等12部门出台《重庆市监护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办法(试行)》(渝民发〔202314号),对父母因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等原因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或致使儿童处于危困状态的,及时进行监护干预;对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由民政部门依法进行临时监护、长期监护。2023年,进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进行临时监护儿童36名,进入儿童福利机构进行长期监护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99名。积极推动数字赋能儿童福利工作,联合市委政法委启动儿童福利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指导綦江区开发出重点未成年人服务管理应用场景,第一时间提取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等信息,运用数据集+云预警+社会综合矫正工作模式,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管理更加及时、精细、智能。

四、抓细抓实关爱服务。指导区县督促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加强日常走访,做好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常态化关爱服务工作,在寒假春节、六一、暑假等重要节点开展走访慰问、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等关爱活动。强化儿童安全防护,重点开展包括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内的儿童防性侵伤害、防溺水事故安全守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违法犯罪活动,严防涉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安全的突发事件和事故发生。实施童心相伴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支持引导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公益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协同做好儿童关爱服务工作。2023年服务包括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内的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群体51万人次。

下一步,们将始终坚持最有利于儿童原则,创新方式方法,完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

一是开展走访排查,强化信息互联互通。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人子女摸排工作,通过基层工作人员走访、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详细掌握其基本情况,全面梳理面临的现实困难,建立专门数据库,实施分类、动态管理。同时加快《困境儿童临时监护工作指引》《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指南》《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家校社协同工作指引》等地方标准制定,推动刑在押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福利保障更完善、更精准

二是建立工作闭环,强化关爱救助帮扶。进一步完善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司法、公安、民政、教委等部门协同发力的主动性,实现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发现报告、调查核实、审核确认、救助帮扶、动态管理的联动闭环管理。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社会组织作用,为其提供亲情关爱、心理疏导、学业辅导、成长陪伴等关爱服务。深化儿童法治,防侵害、防溺水等方面知识普及,增强他们自我保护能力。

三是抓好民生实事,强化心理健康服务。落实好童心相伴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这一民生实事,为全市包括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内的困境和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授他们心理调适、安全防护等知识和技能,对于有特别需要的儿童,采取个案服务的方式提供帮助,共同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此答复函已经丁中平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民政局

202448

人:胡显银

联系电话:023-89188036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