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9914/2024-00661
  • 主题分类
  • 民政(社会管理)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4-04-18
  • 发布日期
  • 2024-04-19
  • 标题
  •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70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发文字号
  • 渝民函〔2024〕157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70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4-04-19 来源:市民政局
字 号:

万玉平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支持渝东南地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的建议》(第0706号)收悉。经与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城乡养老服务统筹协调发展,按照党政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突出重点、社会参与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制定印发《重庆市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召开全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市和区县财政投入11.6亿元,社会资本投入6.3亿元,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564家、建成乡镇养老服务中心743个、设置村级互助养老点8000个,覆盖全面、功能完善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阵地正在形成;积极推行农村“四有五助”互助养老模式,依托原有农村幸福院、闲置农房等建设农村互助养老点,利用公益性岗位配备5000个“护老员”,结对帮扶居家失能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探索“时间储蓄”等制度,实现每个村有“一个互助养老点”、有“一个人定岗服务”、有“一支志愿队伍”、有“一套结对帮扶机制”,开展集中助餐、流动助医、定点助乐、智慧助急、上门助养等五助服务,累计提供服务200余万次。黔江区统筹多方资源,开展送医进村、送浴进院、送跞进坝、送爱进门、送悦进寨、送需进家等“六送六进”多维服务,建设打造一批幸福村,推动农村居家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武隆区探索“时间储蓄”互助养老服务制度,以扶助撬动互助,整合诚信爱心商家、志愿者、社工组织资源等创新做法,取得了较好成效,获得中央、市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虽然我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地区差异、城乡不平衡等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农村群众养老面临着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弱、护理水平低等不足,“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情况突出。您在建议中提出大力推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加强互助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也是我局思考谋划推动全市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渝悦养老”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积极支持渝东南地区探索创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一、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支持区县结合乡村振兴,改造提升一批乡镇敬老院,因地制宜建设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严格落实乡镇敬老院人员配备、运营经费保障标准,支持符合条件的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提供居家养老等拓展服务。到2027年,全市二星级以上乡镇敬老院比例达到60%探索社会办养老机构激励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到农村地区建设护理型养老机构,开展连锁化、跨地域托管农村养老机构,提升其运营服务能力。鼓励区县探索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社会组织)”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旅居式养老服务等农村特色养老产业,吸引城市老年人到农村养老。

二、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研究制定《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规范》,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支持各区县优化调整村级互助养老点,逐步构建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网络,到2025年,实现每个村有1个兼具日间照料、康复理疗、休闲娱乐、紧急救援等功能的互助养老点。以乡镇养老服务机构、村级养老互助点等为依托,推进老年食堂等助餐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农村老年人就餐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助餐、助浴、居家照护、探访关爱等服务。完善“四有五助”互助养老模式,结合农村熟人社会特点,开发设置农村养老服务公益岗,在县域范围内构建乡镇(街道)牵头,村委会、社会组织,低龄健康老年人、农村留守妇女、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广泛参与的农村乡土化养老服务格局,围绕养老周边建设施、给服务。鼓励老年人以居住地为中心开展邻里互助,支持黔江、武隆等渝东南区县利用数字化平台统筹社会资源,持续探索完善“时间储蓄”“积分超市”等为老服务制度,为全市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提供好的做法经验。

三、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制度。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方案》,引导农村社区重点关注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老年协会、业主委员会、网格员、家庭医生、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老党员、低龄健康老年人、亲属邻里等定期上门入户探访,了解掌握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政策宣传讲解、需求转介和必要救援等服务的活动。到2025年底,确保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推动在残疾人身份识别、待遇享受、服务递送、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加强残疾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依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开展健身休闲、教育培训、陪伴陪护、心理慰藉等服务,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四、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人员激励保障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在村级养老互助点设置养老服务专兼职岗位,积极探索养老服务顾问模式,吸引农村本地富余劳动力从事一线养老照护服务。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培训体系,加强岗前培训和在岗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养老护理员培训补贴力度。鼓励探索养老服务人才定向帮带和定岗锻炼机制,支持城区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支援帮带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员遴选农村养老管理服务人员到城区养老机构定岗实习,促进养老人才要素城乡互动。研究制定人才薪酬待遇和购买服务保障措施,加强农村为老服务组织和家庭照护人员护理技能培训。

五、探索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加快建设“渝悦养老”平台建设,引导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拓展“互联网+养老服务”等新型服务应用,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降低农村老年人应用数字技术的难度,保留线下服务途径,为老年人获取基本养老服务提供便利。依托“渝悦养老”平台,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归集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实现养老服务行业监管信息化、数据实时化。在农村独居、高龄、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推广使用远程监测报警设备,及时了解老年人居家生活情况,提供养老服务需求转介、风险防范建议和紧急救援等关爱服务,预防和减少农村老年人意外伤害风险。

六、加强农村养老宣传引导。依托村委会、基层老年协会、社工志愿服务机构等组织,加强宣传教育,督促子女或其他赡养人依法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建立健全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鼓励子女在父母患病住院治疗期、康复期、临终关怀期看望照料。组织开展“孝老敬亲”等主题评选活动,积极营造孝老爱老氛围。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措施,通过金融手段、信息支撑和技能培训等方式,为农村老年人子女赡养照料父母提供便利。

此答复函已经丁中平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民政局

                              2024418

人:姚智平

联系电话:023-89188029  023-89188325(传真)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