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栋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建议》(第0343号)收悉。经与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目前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市民政局着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政策,加大养老服务资源投入,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难题。一是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街道、乡镇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建养老服务站,村建互助养老点”要求,全市建成乡镇养老服务中心735个,设置村级互助养老点近8000个,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开展乡镇敬老院“热水供应常态化、生活寝具标准化、卫浴空间适老化”“三改”行动,改造升级乡镇敬老院564家,674家乡镇敬老院开展公建民营改革试点,平均服务项目从13项增至46项。全市新改建成区县级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52所、床位8000余张。二是完善资金保障。特困老人基本生活保障救助标准为975元/月。市级层面对每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给予建设补贴100万元。区县层面,结合区县财力情况,分类发放建设补助和运营补贴。按照120元/人的标准补贴农村敬老院综合责任险费用。三是完善政策保障。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将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保障特困人员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制定《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探访服务机制。
虽然我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也还存在政策体系亟待完善、管理服务水平较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养老市场发展不成熟等问题。下一步,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总目标,以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积极打造“渝悦养老”品牌,更好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
一、关于“加强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建设,实现农村失能特困人员‘应护尽护’”的建议
推进区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建设,对具备集中照护条件的乡镇敬老院或养老机构实施失能照护环境升级改造,整合优化敬老院护理人才、设施、技术、资金等资源,为区域内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医疗康复、心理慰藉等服务,将有集中供养需求、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纳入集中照护范围,确保失能特困人员照护水平和质量。
二、关于“提高乡镇敬老院设施设备适老化水平,实现农村特困人员‘应养尽养’”的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乡镇敬老院提档升级,结合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将区域位置、交通、环境等条件适宜的敬老院纳入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统筹建设,兼顾农村特殊老年人全托服务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双重功能。二是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紧盯养老服务资金发放管理、养老机构服务监管、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严肃查处养老服务领域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着力解决养老服务领域管理不规范、责任落实不到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等突出问题。
三、关于“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实现农村养老服务‘应优尽优’”的建议
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提供居家养老等拓展服务。二是探索社会办养老机构激励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到农村地区建设护理型养老机构,开展连锁化、跨地域托管农村养老机构,提升其运营服务能力。三是鼓励区县探索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社会组织)”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旅居式养老服务等农村特色养老产业。
四、关于“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农村养老服务‘应助尽助’”的建议
一是创新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摸清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及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底数,区分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多样化有针对性互助养老服务。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农村老年协会、养老理事会等为老服务志愿组织,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为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日托、助餐、保健、娱乐、探访关爱等互助养老服务。
五、关于“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农村养老服务‘应快尽快’”的建议
加快建设“渝悦养老”平台建设,引导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拓展“互联网+养老服务”等新型服务应用,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降低农村老年人应用数字技术的难度,保留线下服务途径,为老年人获取基本养老服务提供便利。依托“渝悦养老”平台,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归集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行业监管信息化、数据实时化。在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推广使用远程监测报警设备,及时了解老年人居家生活情况,提供养老服务需求转介、风险防范建议和紧急救援等关爱服务,预防和减少农村老年人意外伤害风险。
六、关于“加强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宣传引导,实现农村家庭养老义务‘应知尽知’”的建议
一是开展家庭养老培训。以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家庭照护者和社区居家一线护理人员等为主要培训对象,针对居家失能失智老年人生活中较常见高频的照护问题、较容易发生的照护风险,小切口解决家庭照护者的照护“小困难”。二是开展“一对一”入户指导。重点对辖区内的特殊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开展“一对一”入户指导。三是深化“渝邻有爱”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各区县开展“邻里帮”志愿服务,摸准农村老年人实际需求,针对性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陪护、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务,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此答复函已经阚吉林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民政局
2025年4月30日
联系人:马斌杰
联系电话:18223136884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