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市市级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福利彩票公益金11486.5万元。按照“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资助用于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有特殊困难等特殊群体的福利设施建设、公益服务项目等43个社会公益项目。
一、老年人福利类项目19个,资助金额5008.2万元。
(一)市民政局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项目740万元。
为全市城镇公办福利机构和已取得设立许可或备案登记的社会办养老机构购买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已为全市1273家养老机构、6.2万入住老年人购买综合责任保险,保险期限为2020年3月28日0时至2021年3月27日24时,进一步提升了养老机构抵御风险能力。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阮军,023-89188202。
(二)涪陵区等20个区县养老服务“千百工程”400万元。
实施养老服务“千百工程”,在涪陵区等20个区县建设并运营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有效提升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阮军,023-89188202。
(三)云阳县泥溪片区困难老人托养中心项目350万元(原由中央彩票公益金安排)。
位于云阳县泥溪镇胜利村1社,占地面积约0.2975公顷,建筑面积约3002.59平方米,总投资806万元,设置床位约100张。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装修。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吴劲松,023-55331183。
(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工作宣传推介项目75.5万元。
依托“九九重阳节”,开展拍摄养老服务工作视频展示片、第二届智库专家年会、老年人才艺大赛、评选表彰养老服务项目等活动。已完成养老服务工作视频展示片,举办“巴渝工匠”杯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开展“最美护理员”评选活动等,推动了重庆养老服务业多元化供给,助力重庆养老服务消费多层次发展,扩大养老服务工作影响力。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阮军,023-89188202。
(五)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围墙垮塌排危项目15万元。
拆除老围墙、新建围墙及排水沟、补栽植被等。通过在原址上新建围墙,消除围墙残缺、破损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因围墙倒塌对周边通行人员、车辆造成的伤亡事故。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范后余,023-88966388。
(六)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制定养老机构文化娱乐服务安全规范项目20万元。
起草民政行业标准《养老机构文娱服务安全规范》,赴各地调研学习,完成标准申报工作。于2020年8月派出起草组前往云南、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河南等地实际调研,并与四川等省市的相关机构线上座谈,市内组织相关机构研讨,完成了立项建议书、编制说明、标准文稿。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钟雪,023-88966304。
(七)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故障电弧探测器安装项目80万元。
在院内各楼栋配电箱空开处加装故障电弧探测器。增强故障电弧预警能力并有效防护常见的绝缘老化、接触不良、线束断裂等故障电弧隐患。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石勇,023-88966360。
(八)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怡情阁设施设备购置项目300万元。
怡情阁安装电梯及二、三层的设施设备购置。已完成怡情阁电梯及二、三层设施设备采购。完善了怡情阁使用功能,改善了老人休养环境。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石勇,023-88966360。
(九)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服务对象活动场地改造项目450万元。
颐康园、精神科、颐寿楼共三个内庭改造,为休养老人、特困人员提供室内休闲娱乐场地;颐康园男区、女区、颐康医院外墙维修,消除安全隐患;特教学校门窗更换,为特困人员提供教育康复场地。完成设计图并支付款项,预计2021年项目能完成并投入使用。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姜凤荣,023-66276440。
(十)市第三社会福利院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20万元。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采取习字、手工兴趣班、乐趣游戏等形式,缓解老年人心理问题,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生活自信。已完成对项目的前期规划,对所需人力、物力进行了合理安排。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黄瑞林,023-65491363。
(十一)市第三社会福利院老红军家属住所公房维修项目158万元。
对老红军家属住所公房墙体、电线路及周边环境等进行维修整改,确保老红军家属住所安全性。已完成前期规划及初步现场勘察活动。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周薇,023-65523239。
(十二)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一分院消防设施改造项目149.7万元。
对第一分院全部消火栓及喷淋系统、强电及消防弱电、通风工程土石方工程、泵房土建等进行改造。已完成全部工作内容的40%,完成部分已达到预期效果。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周薇,023-65523239。
(十三)市社会福利指导中心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覆盖督查抽查工作经费20万元。
根据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及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工作安排部署,由市社会福利指导中心牵头,委托第三方机构深入区县现场督查检查全覆盖设施建设及运营情况等,了解全覆盖设施建设进度的具体情况,根据形成的督查分析报告,查找原因,为顺利完成此项工作提供支持。项目处于前期计划实施阶段。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张溶真,023-88912861。
(十四)万州区万州社会福利院本部综合整治工程设施改造项目200万元。
拆除建筑及旧墙面11225平方米,新建交通辅助用房714平方米,新建连廊430平方米,扩建收养楼288平方米,改建收养楼888平方米,改建精神科大楼2490平方米,改建食堂490平方米,改建颐寿楼1520平方米,改建桃园楼2290平方米,改建松鹤楼1354平方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路灯、热水系统、浮雕等。工程量已完成97%,建成后能加强该区特困精神病人的收治工作,保障特困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郭智富,023-58369918。
(十五)万州区等8个区县深度贫困乡镇农村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160万元。
在万州、石柱、丰都、巫溪、巫山、酉阳、秀山、黔江等8个区县深度贫困乡镇实施,针对当地老年人开展日常探访、咨询评估、困难救助、心理疏导、文化娱乐、居家照护、志愿服务、权益保障等服务。项目在8个深度贫困乡镇开展,累计走访老年人100人次,开展个案16个,组织社区活动16次,服务对象满意度达88%以上。通过社会工作服务,帮助老年人丰富了日常生活,解决了实际问题,提升了生活品质。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李云波,023-88759510。
(十六)涪陵区等8个区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480万元。
依托区县级社会福利院或乡镇敬老院,打造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设置标准化功能用房、配置适老化、护理型设施设备。已建成农村失能集中照护机构47个、护理型床位3758张,实现失能特困人员“应护尽护”。改善了集中照护机构设施和照护条件,提升了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保障能力。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阮军,023-89188202。
(十七)黔江区等11个区县支持深度贫困乡镇建设农村养老服务站960万元。
支持18个深度贫困乡镇依托改扩建的城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农村养老服务站。在18个深度贫困乡镇建设完成32个农村养老服务站并全部投入运营,有效提升了深度贫困乡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阮军,023-89188202。
(十八)渝中区等8个区县支持养老服务志愿服务项目80万元。
在渝中、大足、壁山、潼南、荣昌、梁平、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等8个区县实施,由社会组织引导广大志愿者聚焦脱贫攻坚,持续广泛开展养老服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由区县民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社会组织承接。共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运用“社工+志愿者”协作服务,面向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送医送药、精神慰藉、权益维护等志愿服务,惠及400余名老年人,服务满意度达88%以上。通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帮助老年人丰富了日常生活,解决了实际问题,提升了生活品质。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李云波,023-88759510。
(十九)云阳县泥溪片区困难老人托养中心项目350万元。
位于云阳县泥溪镇胜利村1社,占地面积约0.2975公顷,建筑面积约3002.59平方米,总投资806万元,设置床位约100张。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装修。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吴劲松,023-55331183。
二、残疾人福利类项目6个,资助金额1706.9万元。
(一)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福康工程”项目144万元(原由中央彩票公益金安排)。
为贫困家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手术矫治康复和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主要开展了受助对象申请和审核工作,组织了专家入户筛查等。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林小平,023-63510027。
(二)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设施设备更新改造500万元。
巴南新院医疗设备款。医疗设备采购和病房衣柜已安装到位,为巴南新院开业做好了准备。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林小平,023-63510027。
(三)市民政局红旗开关厂关闭注销移交维稳、排危、环卫项目130万元。
做好红旗开关厂关闭注销工作,保障红旗开关厂移交事务有关的维稳安全、维修整治、环境改善等事务。已完成红旗开关厂关闭注销工作,妥善解决了相关后续事宜,确保了信访安全稳定。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阮军,023-89188202。
(四)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全市公办养老机构康复辅具服务帮扶项目300万元。
立足全市养老机构康复辅具服务需求,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技术,开展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康复辅具服务帮扶项目。旨在帮助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残障人群体恢复部分功能以改善日常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已对全市公办养老机构康复辅具需求开展前期调研。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林小平,023-63510027。
(五)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失能老人养护中心祥和楼建设项目482.9万元。
位于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面积44亩。一期项目占地62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50平方米,医疗和养老床位数260张。祥和楼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项目建成后,旨在通过“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帮助失能老人、残障人群体恢复部分功能以改善日常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并减轻家庭护理负担。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林小平,023-63510027。
(六)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福康工程”项目150万元。
为贫困家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手术矫治康复和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向受助对象发放轮椅424台、拐杖200副、假肢185具,筛查出符合手术条件1人并已赴北京接受手术矫治。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林小平,023-63510027。
三、儿童福利类项目10个,资助金额3202.4万元。
(一)市儿童爱心庄园孤儿助学项目63万元。
面向孤儿开展助学,资助对象为曾经已认定身份且享受过基本生活保障待遇的孤儿,现年满18周岁后在全日制本科(专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中专、大专、本科学生或硕士、博士研究生。按人均1万元的标准资助入学孤儿。保障了孤儿接受教育的权利,增强了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刘红梅,023-67780871。
(二)万州区等34个区县孤儿助学项目546万元。
资助已被认定为孤儿身份、年满18周岁后在普通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以上学校就读的学生;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万元;资助时限为孤儿入学就读期间。促进了孤儿事业发展,增强了孤儿获得感和幸福感,维护了社会稳定,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肯定和好评,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增进了党和群众的骨肉血情。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秦永华,023-88563070。
(三)黔江区等8个区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购买服务项目64万元。
支持区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有针对性地为精神关怀缺失、遭受家庭创伤等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人际调适、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专业性关爱服务,促进身心健康。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服务对象提供安全自护技能培训、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和心理咨询及危机介入辅导等,为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服务对象的个人能力,增强服务对象自我效能感。为服务对象及家庭提供专业、全面、优质的服务,全方位保证服务对象的成长和发展。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秦永华,023-88563070。
(四)渝中区等32个区县儿童福利机构成年孤儿安置补助资金1970万元。
向回社区(村)安置的市级儿童福利机构成年孤儿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每人15万元。主要用于统筹解决成年孤儿社区安置后两年内住房装修、维护、租赁、税费等与房屋有关的支出以及一次性生活必需品的添置。通过项目的实施,解决安置于社区(村)的市级儿童福利机构成年健康或轻度残疾孤儿的住房问题,确保其安得稳,能生活,尽快融入社会,增强了孤儿获得感和幸福感,维护了社会稳定。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秦永华,023-88563070。
(五)市民政局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项目62.4万元。
资助已被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份、年满18周岁,在普通全日制中等职业及以上学校就读的中专(中职)、大专(高职)、本科学生,人均8000元。促进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增强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获得感和幸福感,维护了社会稳定,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肯定和好评。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秦永华,023-88563070。
(六)市儿童福利院消防通道及儿童避险区域建设项目100万元。
院内车库东南侧区域约3000平方米空地处建一条消防安全通道。已支付前期地质勘查费6万元,完成了工程招标。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彭勃,023-62552559。
(七)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孤残儿童高等教育助学工程项目122万元。
2019年,民政部停止实施“孤残儿童高等教育助学工程”项目后,对该项目99名在校孤儿学生实施过渡期兜底资助,以完成学业。完成政策有效衔接,继续保障99名在校孤儿学生的助学资助,确保孤儿学生正常在校正常学习生活.。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程静,13500327550。
(八)市红十字会白血病等大病儿童资助项目100万元。
开展了6项儿童大病救助项目,覆盖重庆市37个区县(自治县)。资助白血病儿童9人次,资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20人次,资助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2人次,资助重型血友病儿童26人次,资助重型地中海贫血儿童3人次,共计资助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儿童60人次。通过大病项目的实施,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我市困难家庭医疗负担。已获得资助患儿回访情况显示,儿童白血病存活率已达到60%以上,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存活率可达到98%以上。获得资助的白血病患儿中大部分都已健康成长。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杨勇,13594166091。
(九)云阳县等3个区县深度贫困乡镇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60万元。
在云阳、奉节、石柱等3个区县深度贫困乡镇实施,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累计排查走访留守儿童30余人次,开展关心关爱、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服务,惠及各类儿童90余人次,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0%以上。通过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李云波,023-88759510。
(十)黔江区等4个区县未保中心改造与设施设备购置115万元。
区县未保中心改造和配置未成年人生活、教育、安全、医疗、后勤等设施设备。通过改造和购置社会救助设施设备,确保了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居住场所,同时提升了救助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更好地服务于流浪乞讨人员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秦永华,023-88563070。
四、社会公益类项目8个,资助金额1569万元。
(一)市石桥铺殡仪馆设施设备更新改造122万元。
在后广场边坡治理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因与崇兴生命纪念园规划设计方案相冲突,项目未实施。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周媚,023-65266817。
(二)市民政局民政系统专业人才培训项目204.5万元。
面向市、区县民政部门和民政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开展养老服务、儿童护理、残疾人福利保障、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业务培训,讲解政策法规和实务操作。各类培训按预定计划顺利实施。受训人员普遍反映良好。进一步提升了民政干部和民政行业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技能,夯实了民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成效明显。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丁康,023-89188333。
(三)市民政局对口援藏项目300万元。
包括昌都市第二儿童福利院提升改造、交流培训、“天籁之音”助听器对口支援、昌都市儿童手足伤残救治等内容。改建了昌都市第二儿童福利院,促进了昌都市民政系统干部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对有听力疾病的藏族同胞进行了帮扶,对昌都市困难家庭手足伤残儿童手术实施了救治康复。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刘鹏,023-89188245。
(四)市民政局民政标准化建设项目102.5万元。
主要包括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标准编写等标准制修订工作,和标准体系的前期论证及预研、专家咨询、标准制修订等标准化试点建设。16个标准化项目均已完成正式立项。地方标准项目有序推进,《老年人流动助浴规范》已批准发布。标准化试点项目按期推进。重庆民政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制修订项目有序推进。标准化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发挥,为开展民政标准实施试点示范项目积累了经验,形成全市民政领域制标准、学标准、用标准的氛围。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李江,023-88563094。
(五)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逝者家属悲伤抚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20万元。
在重庆市主城部分区域内开展悲伤抚慰社会工作服务试点,为拨打96000殡葬服务热线选择正规殡葬服务机构办理殡葬服务并且有悲伤抚慰需求的群众提供免费心理疏导服务,对96000殡葬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开展悲伤抚慰技能培训。已完成招标采购,正按计划推进项目实施。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尚璐,023-88705827。
(六)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中心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项目300万元。
以“践行民本,服务家庭”为理念,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以辖区市民婚姻家庭辅导需求为出发点,切实满足婚姻登记当事人及辖区居民的服务需求,促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在促进家庭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贺添,023-67737600。
(七)市慈善捐赠服务中心慈善助推脱贫攻坚综合项目500万元。
资金于2020年12月拨付给重庆市慈善总会。通过支持贫困区县设立“大病救助基金”,为“99公益日”慈善项目配捐,以慈善的力量聚焦脱贫攻坚,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扶秀山县设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正在实施中,将救助困难群众1000余人次。2020年“99公益日”活动共募捐3.35亿元,募捐总额和捐赠人次均居全国第1位,募捐总额是2019年的2倍,捐赠人次是2019年的3倍。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陈璐,023-63003816。
(八)市慈善捐赠服务中心支持慈善志愿服务项目20万元。
资金于2020年12月拨付给重庆市慈善总会。运用志愿者的力量,推进“互联网+慈善”工作,开展慈善数据的收集整理等工作。一是“互联网+慈善”发展研究基地两名工作人员已到岗,运行正常;二是创建2021年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已通过初审,终审资料已提交;三是已组织15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99公益日”;四是“互联网+慈善”行业标准完成三方评审已提交三稿,五是按需求收集“互联网+慈善”各大互联网平捐赠数据已完成,慈善志愿服务日常工作事务持续开展中。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陈璐,023-6300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