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我市举行2025年民生政策例行吹风会第三场,解读《重庆市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此前,民政部、财政部于今年7月23日印发通知,将重庆列为全国3个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省市之一,此次方案落地标志着我市失能老人照护保障进入精准施策新阶段。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801万,老龄化率25.11%,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经测算,全市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70万,“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照护压力成为不少家庭痛点。此次出台的补贴政策,正是瞄准这一需求,通过精准发放消费补贴减轻家庭负担。
据悉,此次补贴对象为经统一评估为重庆市内中度以上失能等级的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且购买居家、社区、机构服务的服务地址在重庆市内。补贴项目涵盖机构长期服务、短期服务、日间托养和助餐、助浴、助洁等17项具体服务内容;以“民政通”小程序和APP电子消费券形式发放,试点期抵扣比例为消费金额的40%。其中,长期入住机构、“喘息”服务、日间托养每月最高抵扣800元,居家社区上门服务每月最高500元,老年人能力评估券单次最高100元;补贴自2025年8月起实施,期限12个自然月。
据介绍,在补贴流程申请方面,过程更加便捷。个人或代办人可线上通过“民政通”申请,申请困难者可由家属、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协助;第三方专业机构依《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进行评估;审核通过后5个工作日内发首月券,此后每月1日自动发券,当月有效、次月失效;消费时直接抵扣,后续统一与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结算。
此外,在资金监管方面,通过核实处理系统反馈的异常交易预警等方式,防范虚假交易、骗补套补等行为;在机构监管上,依托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强信用监管,对参与主体实行动态管理;在评估监管上,以协议签订、绩效评估为抓手,监管评估过程与结果;在服务监管上,通过线上线下核查、老年人满意度调查、部门联合检查等方式督查服务质量,对涉嫌犯罪的依法依规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建立全方位保障机制,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保障资金安全、加强信息管理、做好宣传引导等方面推动方案平稳实施。
市民政局局长阚吉林表示,下一步,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将通力协作,全力推动《实施方案》落地实施,持续巩固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成果,积极打造失能老年人照护社会支持系统,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