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9914/2019-00283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19-05-14
  • 发布日期
  • 2019-05-14
  • 标题
  • 转发民政部等7部门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有 效 性
转发民政部等7部门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日期:2019-05-14 来源:市民政局
字 号:

各区县(自治县)民政局、组织部、政法委、文明办、司法局、农业农村委、妇联,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有关部门:

现将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司法部、农业农村部、全国妇联《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8〕14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转发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就抓好贯彻落实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深刻认识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重要意义

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是基层民主管理的基本遵循。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是引导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居)民自治机制的基本实践,是推进移风易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工作。各区县要高度重视,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推进落实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来深化认识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加强组织领导,把规范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一以贯之抓好落实,不断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更加有力地引导和培育村(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二、组织指导基层务实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

各区县在按照《重庆市民政局关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通知》(渝民〔2018〕159号)要求,组织指导基层开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清理规范的基础上,要对标《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务实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修订完善工作。要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既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又充分考虑当地历史文化习俗等因素,依靠并发挥村(居)民的主体作用,着力在丰富约定内容、规范制定程序、健全执行机制、强化组织实施上下功夫。要重点对照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制定或修订的主体、程序、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上进行修订完善。要着眼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进一步针对滥办酒席、薄养厚葬、环境脏乱、涉黑涉恶、宗教势力渗透蔓延等问题加强规范约束,不断革除陈规陋习,促进移风易俗,培育健康文明新风尚,确保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在村(居)民自治实践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三、切实抓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监督执行

各区县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推动、基层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组织实施。要强化部门联动,组织和民政部门牵头协调,政法、文明办、司法行政、农业农村、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合力推动,开展经常性的指导和督促。要加强教育引导,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现代互联网手段广泛宣传,切实做到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在本村(社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基层群众遵守和执行的自觉性。要落实监督责任,村(居)务监督委员要将执行情况纳入监督范畴,加强经常性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通过开展平安家庭、文明家庭、模范村(居)民等评选活动,弘扬正气,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引导村(居)民自觉遵守和参与监督。要指导和督促村(社区)建立健全村(居)民理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妇女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宣传引导和监督执行纳入群众组织的工作内容,推动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遵守落实。

各区县要在2019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修订完善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执行的长效机制,并于2019年7月10日前向市民政局书面报告推进落实情况。


     重庆市民政局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组织部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重庆市司法局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妇女联合会

     2019年4月1日


民政部 中央组织部 中央政法委 中央文明办 司法部 农业农村部 全国妇联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

民发﹝2018﹞144号                       2018年12月4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组织部、政法委、文明办、司法厅(局)、农业农村(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组织部、政法委、文明办、司法局、农业局、妇联: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村(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是引导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形式。近年来,一些地方指导村、社区探索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对引导基层群众有序参与村、社区事务,加强村、社区治理,弘扬公序良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对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重视不够、指导不力,一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存在内容空泛、制定不规范、实施流于形式等问题,甚至有的内容违法违规、侵犯群众合法权益。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现就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有关部署要求,加强对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规范,到2020年全国所有村、社区普遍制定或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组织全程主持制定或修订,加强领导和把关,保证正确方向;坚持合法合规,不得违背宪法和法律精神,不得侵犯国家、集体利益和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发扬民主,集中群众意见,最大限度体现全体村(居)民意愿;坚持价值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因素,通俗易懂,简便易行。

二、主要内容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一般应包括:(1)规范日常行为。爱党爱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共同建设和谐美好村、社区等。(2)维护公共秩序。维护生产秩序,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活秩序,注意公共卫生,搞好绿化美化;维护社会治安,遵纪守法,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歪风邪气作斗争等。(3)保障群众权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依法保障妇女儿童等群体正当合法权益等。(4)调解群众纠纷。坚持自愿平等,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互谅互让,通过人民调解等方式友好解决争端等。(5)引导民风民俗。弘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优良传统,推进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生活方式等。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要坚持问题导向,尤其要针对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攣比炫富、铺张浪费,“等靠要”、懒汉行为,家庭暴力、拒绝赡养老人、侵犯妇女特别是出嫁、离婚、丧偶女性合法权益,涉黑涉恶、“黄赌毒”等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抵制和约東内容。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一般还应针对违反的情形,提出相应惩戒措施。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一般由名称、正文、审议主体、日期四部分组成。名称一般为《X村村规民约》、《XX社区居民公约》;正文可采取结构式、条款式、三字语、顺口溜、山歌民歌等各种表述形式,应简洁明了、贴近群众生产生活、易于掌握和遵守;审议主体为XX村村民会议、XX社区居民会议;日期为实施生效的具体时间。

三、制定程序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制定或修订,一般应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征集民意。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提出需要规范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2)拟定草案。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就提出的问题和事项,组织群众广泛协商,根据群众意见拟定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草案,同时听取驻村或社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法律顾问、妇联执委等意见建议。(3)提请审核。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根据有关意见修改完善后,报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审核把关。(4)审议表决。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根据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审核意见,进一步修改形成审议稿,提交村(居)民会议审议讨论,根据讨论意见修订完善后提交会议表决通过。表决应遵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并应有一定比例妇女参会。未根据审核意见改正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不应提交村(居)民会议审议表决。(5)备案公布。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应于村(居)民会议表决通过后十日内,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报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备案,经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严格把关后予以公布,让群众广泛知晓。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需求变化以及社情民意等进行修订,修订程序参照制定程序执行。

四、监督落实

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加强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经常性工作,纳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防止流于形式、成为摆设。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应加强对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遵守情况的监督,村(社区)“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村(社区)妇联执委和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监督。充分发挥村(居)民议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强化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遵守和落实。要健全完善奖惩机制,可通过开展模范村(居)民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促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遵守和落实。对违反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情形,要加强批评教育,并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使违反者受到教育、改正错误,但不得滥用强制处罚,避免简单以罚代教。对可能构成违法犯罪的事件,应及时提请司法机关认定处理,防止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代替法律制裁。

五、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将指导规范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推动。县级党委和政府要摆上重要日程,在加强农村、城市基层组织建设中统筹谋划和组织推动,研究解决重要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指导、严格把关,具体推动落实,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民政部门要牵头协调,政法、文明办、司法行政、农业农村、妇联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合力推动。要加强督促检查,重点检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定或修订的主体、程序、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注意总结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一批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范本,深入做好挖掘、记录、收集、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民政部 中央组织部 中央政法委

    中央文明办 司法部 农业农村部

                                      全国妇联

                                   2018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