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民〔2018〕158号
各区县(自治县)民政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万盛经开区民政局:
近年来,各区县(自治县)坚持问题导向,转作风、建机制、抓落实,推进了社会救助工作有力开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地围绕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实施社会救助能力“六个提升”专项行动,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持续增强。但社会救助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近期,各地低保对象信访明显增加,通过市长信箱、局长信箱等反映问题情况明显加剧,被取消低保对象申请行政复议和申诉的情况呈明显上升趋势,个别区县(自治县)甚至发生低保对象过激行为情况。这反映出部分区县(自治县),特别是乡镇(街道)和基层民政机构仍存在对低保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政策把握不准、管理不规范、责任不到位、作风不扎实等问题。各地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查找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增强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履行保障和改善民生职责,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社会救助工作直接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各级民政干部要始终牢记使命职责,心怀爱民之心,心系群众冷暖,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情怀。要想困难群众所想,急困难群众所急,解困难群众所难,深入调查研究,主动了解情况,认真落实救助政策,切实维护好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全面梳理排查,切实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系列救助政策,制定了核查审核审批工作规程,建立了一门受理的工作机制。各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要认真梳理各项社会救助政策,逐一排查执行落实情况,切实开展“五个回头看”工作。一看是否准确把握政策,准确理解政策本义;二看是否严格按照申请、审核、公示、审批等经办服务规定程序执行;三看是否客观公正核查困难群众家庭收入及支出情况;四看是否准确及时执行落实政策,是否存在执行中 “吃拿卡要”等腐败问题、作风问题;五看是否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是否耐心细致开展群众解释沟通疏导工作。要通过“回头看”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切实整改;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准确规范落实,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
三、深刻自查反思,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和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做到作风过硬,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目前,在社会救助工作中,仍存在个别干部作风漂浮、敷衍塞责、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糙等现象;仍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应付任务完成等心态;仍存在对申请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审核审批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各区县(自治县)要主动查找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民政人员的教育管理,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服务观念,为困难群众办好事。要深入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活动,集中治理“人情保”“关系保”“漏保”“错保”,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遏制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要健全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整合救助资源,提高救助实效。
四、完善制度措施,不断提升救助能力水平。新时代新形势给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各区县(自治县)要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判,找准社会救助工作中的突破点、薄弱点和风险点,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不断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水平。要按照《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水平专项行动方案》,重点围绕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社会救助规范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规范流程,不断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水平,实现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实,社会救助程序精准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精准高效。
五、广泛宣传引导,形成良好救助帮扶氛围。各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要高度关注社会救助领域舆论导向,提高应对反应能力。对社会救助突发情况,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筹领导下,会同宣传、新闻、网监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主动面对,及时回应,加强信息沟通,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件影响升级扩大。同时,要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氛围。
重庆市民政局
2018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