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龄津贴发放对象是哪些?
高龄津贴发放对象为具有重庆市户籍且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
(二)高龄津贴发放标准是多少?
发放标准按照年龄段分为80—89周岁、90—99周岁、100 周岁及以上三档。各区县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高龄津贴政策、确定发放标准,并动态调整,向社会公开。
(三)高龄津贴计算和发放方式?
高龄津贴从老年人年满80周岁当月开始发放,至老年人死亡次月停止发放。老年人户籍迁入本市的,从迁入的次月开始发放;老年人户籍迁出本市的,从迁出的次月停止发放。老年人户籍在市内跨区县(自治县)迁移的,迁移当月由迁出地发放,迁移次月由迁入地发放。高龄津贴对象实行每月动态管理,登记造册,应发放高龄津贴计入待发。区县民政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及时发放高龄津贴。符合高龄津贴条件,但没有生存认证信息、基层核查无法取得联系的,从核查当月开始停止发放,在信息核实后恢复发放,应当享受的高龄津贴予以补发。符合高龄津贴条件,动态管理未能及时纳入的,或发放信息未确认的,在信息核实或确认后,应当享受的高龄津贴予以补发。
比如张爷爷,今年81岁,2025年10月户籍从九龙坡区迁移到南岸区。张爷爷10月份的高龄津贴由迁出地九龙坡区发放,80-89周岁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25元;11月份的高龄津贴由迁入地南岸区发放,80-89周岁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由于在全市实行免申即享发放,张爷爷户籍迁移后不需要办理转接手续,也不需要在南岸区重新申请高龄津贴。
(四)高龄津贴发放渠道?
高龄津贴原则上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财政“一卡通”发放系统)发放至高龄津贴对象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高龄津贴应发、实发、待发金额通过“渝快办”“渝悦养老”应用“悦享清单”查询。
(五)如何保障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领取高龄津贴?
各区县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做好高龄津贴免申即享的政策解读和宣传,公开高龄津贴的发放范围、标准和程序,让社会公众广为知晓,要帮助老年人提高数字素养,解决使用智能技术困难,同时保留必要的线下办理渠道。高龄老年人存在特殊困难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安排人员上门服务。
(六)文件印发之前年满80岁,高龄津贴是否补发?
2025年7月1日前年满80周岁的,高龄津贴不补发。区县民政部门在2025年7月1日前已制订高龄津贴政策给予补发的,按原规定执行。
比如王奶奶,今年82岁,以前没有申请高龄津贴。2025年11月份通过公安户籍人口数据共享,将王奶奶纳入免申即享发放对象。根据文件规定,2025年7-10月4个月的高龄津贴予以补发,2025年6月及以前的高龄津贴不补发。